拥有蓝天白云、温和气候的地球或许才是宇宙异类,毕竟我们知晓的多数行星环境都苛刻、不欢迎生命。最近新研究便描绘一颗最极端荒凉的行星,极短轨道周期仅5小时22分钟,不仅长时间接触母恒星强大辐射,恒星的强烈潮汐作用、引力也导致行星变形,整颗行星就像走在加速自我毁灭的路上。

目前天文学界已确认系外行星超过6,000个,仅100多颗分类属于“超短周期行星(Ultra-short period planet,USP行星)”,它们的公转轨道周期短于1个地球日,行星极可能具圆形轨道且被潮汐锁定。

其中,名为TOI-2431 B的超短周期行星因极端特征更加显眼。根据凌日系外行星巡天卫星(TESS)与其他观测数据,一篇新研究计算TOI-2431 B质量为地球6.2倍,但半径仅地球1.5倍,且公转轨道周期仅5小时22分钟,表明该行星密度较高且可能经历剧烈演化。

几乎可以确定TOI-2431 B被潮汐锁定,行星向阳面表面温度超过2,000 K,极可能是个长期处于灼热岩浆状态的熔岩世界,研究人员从现有特征推断TOI-2431 b体型可能曾经更大,只是被恒星辐射剥蚀至如今岩核状态。

此外,研究人员表示TOI-2431 B正走在加速毁灭的路上,它与宿主恒星的强烈潮汐相互作用可能引起行星潮汐变形、公转轨道不断内缩,预估3,100万年内就会被母恒星重力撕裂,和地球45亿年历史相比就像昙花一现。

像TOI-2431 B这种遥远又极端的星球对人类生活几乎没有意义,但它们以其他方式向我们展示地球所有生命形式、美妙文明能存在何其幸运,帮助我们意识宇宙多样性与地球独特性。

(首图来源: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