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川普在3月21日公布空军第六代战机NGAD计划由波音胜出,并宣布编号为F-47时,发布现场展示的概念图中,新战机出现鸭翼设计引起议论。
F-47发布会概念图出现鸭翼设计造成各界议论。(Source:U.S. Air Force)
川普在国防部长赫格赛斯和空军参谋长欧尔文上将陪同下,宣布由波音赢得NGAD标案,并将代号定为F-47,欧尔文解释之所以一下从F-22、F-35跳到47,是为了同时纪念美国空军前身,陆军航空军在二战期间的经典战机P-47,和空军于1947年正式建军,以及川普身为美国第47任总统三大原因。
在发布现场中,川普两侧各有一张F-47的概念图,左边的正面图标中,机首两侧有明显的鸭翼设计,右边示意图的鸭翼虽然较不明显但仍可识别,此外两张概念图中都没有透露机尾设计,因此F-47的鸭翼和有没有垂直尾翼,成为网络上争论的主题。
当F-47发布会时出现鸭翼设计,也让各方质疑美国空军是否对六代战机匿踪能力产生妥协,因为先前无论是波音自己,洛克希德马丁和诺斯洛普格鲁曼透露出的概念图,都没有鸭翼和垂直尾翼设计。
战机设计概念中,垂直尾翼和鸭翼对于机身敏捷和机动性有很大提升,但相对会增加雷达反射面积,而鸭翼对于最重要的机身正面匿踪性能影响最大,因此B-2和B-21这种极度强调匿踪性能的轰炸机,皆采取无垂尾和翼身融合设计,以求最大程度降低雷达反射。
而F-22和F-35靠着垂直尾翼和强大的发动机,以及机身设计和材料工程,维持了匿踪性和机动性间的平衡,因此外界原先大多预期NGAD会以类似YF-23的无垂尾、无鸭翼构型,并以近三十年来的新技术弥补敏捷和机动性上不足。
不过当F-47概念图出现鸭翼之后,证明美军仍然必须在匿踪和机动性之间做出选择,若是采用无垂尾设计,使用矢量推力虽然可弥补机动力不足,但机身和发动机结构会变得复杂,重量和成本也会上升,也对空军目前最重视的航程有不小影响。
因此F-47若是无垂尾设计,且不使用矢量推力,那采用鸭翼也可弥补机动性不足的问题,但缺点就是正面匿踪性会降低,这必须等到更多技术细节公开后,才能解释美军要如何让有鸭翼的F-47具备至少与F-22和F-35同等级的匿踪能力。
若是机身外形正式公布后,是既有鸭翼又有垂直尾翼构型的话,那美国空军就更需要解释以同样的构型设计,美军具备什么样的黑科技可以让F-47拥有更优秀的匿踪性能。
不过以目前发布会的概念图仍遮遮掩掩的情况看来,F-47的真实设计还有待美国空军正式公开才能得知。
(首图来源:United States Air Force, Public domain, via Wikimedia Comm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