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全球经济研究部负责人Jan Hatzius警告,以范围较广的贸易加权基础来看,美元还有续贬5%的空间。

Hatzius 24日在英国金融时报撰文表示,美联储(Fed)数据显示,美元的真实价值仍比1973年激活浮动汇率机制以来的平均值高将近两个标准差。从过去历史来看,美元仅在1980年代中期、2000年代初期出现类似估值,而美元在这两个时期都贬值了25-30%。

Hatzius引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数据指出,非美投资者如今握有22兆美元的美国资产,约占其整体投资组合的三分之一,其中半数是投入股市、且大多未进行汇率避险。只要非美投资者决定降低美国曝险,几乎肯定会导致美元重贬。

甚至,非美投资者只要不加码美国投资组合,就可能让美元面临压力。这是因为,国际收支的会计科目上,美国每年1.1兆美元的经常帐赤字,必须由1.1兆美元的资本净流入补足。

理论上,这笔资金将来自购买美国资产组合的外国资金、外国人对美国的直接投资,或是美国出售海外资产。不过,实务上美国经常帐余额的波动,往往跟外国购买美国资产组合息息相关。若非美投资者不愿以当前价格买进更多美国资产,则要么资产价格下跌、要么美元贬值,或者两者同时发生。

若美国经济的表现持续优于同侪,则上述观察或许没那么重要。但至少接下来几年,这似乎不太可能。高盛最近以关税冲击为由,下修所有大型经济体的经济增长预估值,其中美国经济的下修幅度最大。高盛将美国2024年第四季至2025年同期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预估值从原本的1%下砍至0.5%。

Hatzius直指,美国GDP及企业净利如今顶多仅能缓慢增长,再加上美国政策不确定性骤增、美联储(Fed)的独立性受到质疑,高盛预测非美投资者应会减少美国资产的曝险度。

(首图来源:Flickr/Pictures of Money CC BY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