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在2024至2025年间的军火产业表现显著,已跃升为全球主要武器出口国,并预计2025年军火出口额将突破200亿美元大关,这一成绩远超过过去几年的出口记录,且在全球军火出口国排名中攀升。根据多组国际军武产业数据(如SIPRI与专业产业报道),2024年底韩国具体排名依数据源可能仍是第四或第五,但“进入全球前四”已成为政策目标与产业趋势。

具体来看,韩国已能生产包括飞机、舰船、装甲车、导弹、自走炮等多种类军工产品,实现常规武器基本自给并具备批量出口能力。大型国防企业如韩华集团和三星、现代等,成为韩国军工产业的重要支柱。其优势包括交货快速、制造实力强、政府强力支持及价格具竞争力,使韩国成为欧洲北约成员国军火重要供应国,并带来大规模军售合约。

在技术融合方面,韩国政府积极推动人工智能(AI)、无人系统、3D打印等新兴高科技在军工领域的应用,以提升武器系统的自主化和智能化研发水平,同时强化国防研发和自主生产,如KF-21战机、K9自走炮、国产火箭炮、先进导弹与防空体系,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及国际贸易升级。

欧洲已成为韩国武器出口的关键地区

韩国武器出口的主要产品涵盖多项核心装备,包括K9自走炮、K2主战坦克、FA-50轻型战斗机,以及先进防空系统与各类舰艇。其中,K9自走炮是全球最畅销的155mm自走炮,已出口至包括波兰、埃及、澳洲等9个国家,累积订单预计超过2,000门。K2主战坦克则以波兰为主要出口市场,该国计划采购980辆,并引进相关生产线。

FA-50轻型战斗机首次成功打入欧洲市场,波兰购买48架,并大量出口东南亚多国。此外,像沙特阿拉伯采购KM-SAM防空导弹(采购金额达32亿美元),而菲律宾、泰国等国家则引进韩国护卫舰,展现韩国在防空与舰艇产品领域的竞争力。

市场分布方面,欧洲(特别是北约国家如波兰、罗马尼亚、芬兰、挪威)已成为韩国武器出口的关键地区。中东市场同样重要,包括沙特阿拉伯、阿联酋及埃及等国大量引进韩国防务产品。东南亚国家如菲律宾、印尼、泰国则持续采购韩国自制武器装备,强化自身军力。在南美,秘鲁购买韩国生产的护卫舰及两栖登陆舰,显示韩国武器出口已遍及全球多个地区。

韩国军工产业积极结合AI等先进技术

近期全球美元走弱与投资多样化的趋势下,韩国国防产业受益于国际军费上升与市场需求扩大,展现强劲增长。2025年更因北约与新兴市场客户需求增加,带动国防类股活跃。其中,韩华航空航天等大型军工企业近五年股价暴涨超过3,100%,成为全球表现最佳的国防股之一。韩国航天企业在德国、波兰等地设厂,直接受益于欧洲军费增长;同时,韩国国防相关ETF(如美国市场的KDEF)也因技术优势与出口扩张吸引资金流入。

(Source:Google财经)

从产业升级视角看,韩国军工产业不仅通过传统武器出口实现数量和规模扩大,更积极结合AI等先进技术,推动自主武器系统的研发和应用,提升武器系统智能化和精确度,进一步提升国防产品附增值与竞争力。

这种技术融合趋势,不仅强化了韩国在全球军工市场的重要地位,也推动其国防研发体系和相关高科技产业同步升级,成为韩国经济结构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增长亮点。

(首图来源: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