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车用锂电池龙头宁德时代,如何看待电动汽车增长趋缓?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一点也不担心。

2023年下半年开始,全球电动汽车市场似乎被浇了一头冷水,福特、通用暂停新厂扩建,大众销售表现平平,许多传统车厂电车销量无起色,创业公司车厂产能受限,特斯拉和比亚迪则持续降价抢市,让电动汽车市场的增长势头有所冷却,连带也影响电池供应商。

但全球车用电车龙头宁德时代(CATL),似乎并不担心,相反地,他们仍然持续扩厂,继续增加产能。“这是必经之路”,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表示,欧美电动汽车市场是由政策驱动,渗透率还卡在低谷,但中国电动汽车市场不同,现在已经是市场驱动。

2022年底,中国政府对电动汽车补助正式终止,但电动汽车增长力道并未衰退,因为在价格上已经与燃油车相当接近,完全回归市场竞择,在这个背景下,比亚迪和中国电动汽车销量依然持续增长,证明了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已经摆脱对补助的依赖。

从2020年至今,宁德时代已经拿下几乎各大重要车厂的订单,包括大众、特斯拉和Toyota,其营收在过去4年增长8倍,突破4千亿人民币,在中国国内市场占有率逼近50%,在全球车用电池市场占有率也超过40%。

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

即使产能已经领先群雄,宁德时代还认为不够。“我们需要更多产能,才能推出更多更好的产品,满足客户需求。”曾毓群指的不是他们供应最多的低价LFP电池,而是他们和特斯拉合作研发的低温高效电池。

他们正在研发“钠离子”电池,成本低于锂离子电池,在低温环境下,充放电表现却能胜过现有电池,不过这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投入生产。同时,他们也在尝试“钠锂”混合电池,以及“凝聚态”电池,有机会将能量密度再提升一大截。

话虽如此,宁德时代的热卖产品依然是平价的LFP电池,随着中国电动汽车市场增长力道从去年的36%,减缓到今年预估的25%,宁德时代的市值也从2021年的最高峰1.6兆人民币,缩减到目前的8千亿人民币,显示投资人对于电池市场的担忧。

然而这个市场冷却的过程,可能对宁德时代带来新的获利。过去3年来,全球电池厂不断扩张,使得电池原料供应商也加倍增加产能,随着电池扩厂热潮趋缓,这些电池原料突然变得供过于求,中国生产的碳酸锂价格,从2022年底的高峰至今,已经下跌84%;镍金属价格也从2022年的最高点至今,下跌了60%。

这形成一个有趣的现象,不管电车市场火热或冷清,宁德时代的获利都有增无减,在原料成本不断下降的2023年,宁德时代的净利上升了44%,来到441亿人民币。当公司赚了这么多钱,经营者除了增加投入研发之外,想到的就是怎么拿到更多钱,因此他们正在考虑于香港二度上市,让更多投资人可以加入。

不过这世界上有两大势力,非常不乐见宁德时代就此称霸电池市场,分别是美国政府和欧洲联盟。美国政府的《反通胀法案》(IRA)明确规定了电动汽车补助资格,不仅车辆要在北美组装,连电池组装和电池原料都必须来自北美。欧盟则针对中国电池和电动汽车产业,发起调查,考虑要增加关税,来抗衡中国供应链入侵欧洲。

如果你还不相信电池是未来的石油,最好再想一想。

(图片来源:CAT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