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对太空资源依赖日益加深,太空已成为各国军事竞争新战场。俄罗斯今年胜利日阅兵期间,支持克里姆林宫黑客劫持一颗为乌克兰提供电视服务轨道卫星,强制播放莫斯科阅兵画面。这次网络攻击展示21世纪战争已不再局限于陆、海、空三大领域,网络空间和外太空同样成为战场。多国正积极开发能够攻击卫星轨道武器,包括反卫星导弹、激光武器及网络攻击手段,令太空军事化趋势愈加明显。

黑客无需发射一发子弹就能重创卫星系统,只需针对卫星安全软件或干扰其与地球通信能力。一旦卫星通信能力被阻碍,将造成重大干扰,特别是GPS系统失效会引起社会大规模混乱。

目前超过12,000颗运行中卫星环绕地球,除在广播通信方面发挥关键作用,也支持军事行动、GPS等导航系统、情报收集和经济供应链。黑客通常寻找支持卫星或控制其与地球通信软件或硬件最薄弱环节。2022年俄军入侵乌克兰时,针对乌克兰政府和军方使用美国卫星公司Viasat发动攻击,黑客使用恶意软件感染数万个调制解调器,造成欧洲大范围断线。

各国正投入大量资源开发多种反卫星武器技术。传统动能拦截武器通过直接撞击摧毁目标卫星,但会产生大量太空垃圾。新兴定向能武器如激光系统,能够精确攻击卫星传感器或太阳能板,避免产生碎片。电子战技术则通过干扰或劫持卫星通信,令其失去功能。

美国太空军 (U.S. Space Force) 近年大幅增加预算,专注开发防御性反卫星能力,并正进行史上最大规模演习“Resolute Space 2025”,超过700名太空部队成员参与,测试轨道战、电磁战和网络战等能力。俄罗斯则被指控测试可机动“杀手卫星”,能够接近并攻击其他卫星。中国也积极发展反卫星技术,2007年成功击毁一颗废弃卫星,展示其太空武器能力。

国家安全官员指出,俄罗斯正在研发一种以核能为基础太空武器,期望能一次摧毁几乎所有低地球轨道卫星。这种武器结合物理攻击和核组件,物理攻击会向外扩散摧毁更多卫星,而核组件则用来烧毁卫星电子系统。

这种武器如果部署,将违反禁止在太空放置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国际条约。分析认为,此类反卫星核武器将标志着太空时代终结,形同太空版古巴导弹危机。被怀疑与俄罗斯核反卫星武器计划有关神秘卫星Cosmos 2553近期出现失控旋转,显示可能已不再运行。

反卫星武器测试加剧太空垃圾问题。目前地球轨道已有超过3万块可关注太空碎片,对在轨卫星构成威胁。每次卫星被摧毁都会产生数千块新碎片,形成连锁效应,可能令整个轨道区域变得无法使用。

国际空间站 (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 及其他载人太空任务经常需要调整轨道以避开太空垃圾。商业卫星运营商如SpaceX的Starlink网络也面临碰撞风险增加挑战,保险公司已开始将太空冲突风险纳入考虑,令卫星保险费用上升。

月球和小行星上发现贵重矿物和其他材料,可能引发未来冲突,各国都希望开发新技术和能源。美国太空总局NASA近期宣布计划向月球发送小型核反应炉,期望能抢在中国或俄罗斯之前完成这项任务。

月球富含被称为氦-3物质,科学家相信可用于核聚变产生大量能源。虽然这项技术仍需数十年才能实现,但控制月球可能决定哪些国家成为超级大国。中国和俄罗斯已宣布在未来几年在月球创建核电厂计划,而美国正规划月球和火星任务。

现行《外太空条约》(Outer Space Treaty) 于1967年签署,禁止在太空部署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但对常规武器并无明确限制。中国表示反对任何地外军备竞赛,指责美国威胁军事化最后疆界。

联合国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委员会 (COPUOS) 正努力推动制定太空活动负责任行为规范。然而,各国对何谓“负责任行为”仍存在分歧,令国际合作面临挑战。虽则中美存在贸易紧张关系,中国国家航天局近期宣布,将允许包括美国在内6个国家科学家研究其收集月球岩石样本。

太空战争已从科幻小说变成现实威胁。随着各国争夺太空主导权和月球资源,预料未来将见证更多太空军事化发展。国际社会需要尽快创建新太空行为准则和管控机制,防止太空军备竞赛失控,确保外太空不会成为无法挽回战场。

来源:Fast Compa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