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首席技术官Kevin Scott日前在意大利科技周(Italian Tech Week)公开谈话时表示,公司长期目标是让数据中心以自研芯片为主要运算核心,逐步摆脱对英伟达与AMD的依赖。

根据外电报道,Scott说明,微软过去多年选择英伟达GPU,因其性价比最佳,但并不会绑定单一供应商,关键在于能否确保充足芯片以支撑需求。他并透露,目前自家设计的芯片已进入数据中心运行。

微软在2023年宣布推出Azure Maia 100 AI加速器与Cobalt 100 CPU。Maia采台积电5纳米制程,单芯片集成超过1,050亿晶体管,运算性能达1,600 teraflops(MXInt8)与3,200 teraflops(MXFP4)。后续的Maia 200原计划于2025年量产,但已传出延至2026年。

Scott指出,芯片只是整体布局的一环,微软将同时掌握服务器设计、网络架构与散热方式,进而打造完整垂直集成的系统。他强调唯就像此,才能针对不同AI工作负载完成最优化性能。

为提升散热效率,微软近期与Corintis合作,导入仿生启发的芯片内微流体液冷方案,官方声称散热性能可较传统冷板提升三倍。这凸显公司策略已不仅止于芯片替换,而是朝更深度的系统工程发展。

Scott也谈到产业共同面临的压力。他表示,自ChatGPT问世后,算力需求急速膨胀,现有供应速度几乎无法追上。即便微软在过去12个月内添加超过2GW数据中心容量,仍难满足市场需要。

根据统计,微软、亚马逊、Google与Meta今年的资本支出承诺合计超过3,000亿美元,大部分投入于AI基础设施,但算力缺口依然严峻。Scott强调,未来几年微软将持续加码投资,以确保AI发展能获得足够支持。

(首图来源:微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