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NVIDIA)与Intel近期宣布将共同开发定制化x86 SoC,结合Intel的处理器架构与英伟达的RTX GPU晶粒,打造新一代集成平台。业界指出,这项合作不仅改变现有处理器市场格局,也将为宏碁、华硕、微星等PC品牌带来新的采购与运营挑战。

长期以来,PC市场的CPU主要由Intel与AMD两大厂商垄断,品牌厂仅需在两者之间分配订单与产品线。然而,近年高通(Qualcomm)与联发科等Arm阵营积极推进Windows on Arm平台,笔记本市场开始出现第三种架构的竞争。若未来再加入Intel与NVIDIA共同开发的x86 SoC,整体供应链将更加复杂,品牌商在生产与采购上的难度势必大幅提高。

不同架构需采用各自的主板、固件与散热模块,导致零部件无法共享,开发流程重叠,售后体系也必须重新设计。业界分析,OEM厂的供应链将从过去的“集中采购”转为“多线并行”,不仅削弱规模效益,也使交期、库存与生产调度的协调更加困难。

随着NVIDIA进入CPU领域,PC生态也将正从“开放组合”转向“集成封闭”。过去品牌可自由搭配Intel/AMD处理器与独立GPU,如今若SoC采用集成式架构,产品设计与成本配置的自主性将受到限制。此外,Arm平台的快速崛起,也让软件与驱动支持更加碎片化,迫使OEM同时维护多版本系统与应用程序。

分析人士指出,这场由NVIDIA、Intel、AMD与Arm阵营共同引发的竞局,将重新定义PC产业的供应链权力结构。短期内品牌商势必承受成本与集成压力,但长期而言,多架构竞争也可能推动PC市场迈向更具创新的集成时代。

(首图来源: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