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最新CEO年度调查指出,全球企业领导者目前最关切的两大经营挑战,从过去两年的“商业模式创新”与“环境可持续发展”,转为“供应链绩效”与“关键人才招募与留任”。这项调查在今年2至4月间进行,显示近四成CEO认为“提升企业预测力”是当前最重要的任务,已超越产品创新与生产力提升,成为新一代企业竞争力的核心。

面对高度不确定的运营环境,IBM台湾咨询总经理林翰建建议企业应善用自身数据,结合已趋成熟的创新科技,如传统AI、生成式AI、数字双生(Digital Twin)、物联网(IoT)与自动化技术,持续推动转型与创新。这些工具已证实能协助企业提升效率与生产力,更能在市场剧变时抓住先机。

IBM咨询顾问协理王乔指出,台湾电子制造业具备研发密集、产品生命周期短、全球供应链复杂、依赖关键材料与技术等产业特性。如今更面临多重挑战:

生产端:需降低建厂成本并强化制程效率

需求端:客户需求变动频繁,快速应变成关键

供应商管理:资金与产能压力、数字集成落后,难以即时应对突发变动

IT架构:过去为了快速导入而牺牲弹性,造成资讯孤岛与系统僵化

关键人才:亟需跨领域人才,能集成产销、导入科技并强化运营弹性

王乔提出台湾电子业应强化“预测力与韧性”,转型方向可从以下五点着手:

避免盲目追AI热潮,应以实际投资回应为准则,发展“量少质精”的AI应用。

创建健全部据基础,先做好数据治理,再构建智能云计算平台,集成数据并强化安全。

加速核心应用现代化,结合AI、数字双生、IoT等技术,提升产线弹性与自动化程度。

善用供应链金融,协助关键供应商取得资金,提高整体供应链的反应速度与韧性。

多样弹性人才策略,导入AI强化运行效率、培养跨域人才、创建弹性人力与外部合作机制。

IBM强调,企业需从“效率导向”转型为“韧性导向”,才能在全球供应链剧烈变动的时代中站稳脚步,掌握长远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