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欧洲核子研究组织HiRadMat实验设施与超级质子同步加速器,科学家近首次在实验环境创造出电浆火球,进一步破解宇宙隐藏磁场、缺失的低能伽马射线等谜团。

这项研究专门为调查耀变体(Blazar)而设计,耀变体是密度极高的能量来源,通常中央具有发射喷流的超大质量黑洞,其中喷流产生极高能量伽马射线(TeV),当它们穿过太空,会产生一连串电子-正电子对。

科学家预期这些电子-正电子对会散射,然后产生GeV范围的低能伽马射线,然而各伽马射线太空望远镜观测始终缺乏GeV宇宙射线数据,原因至今成谜。

对此科学家提出2种假设,其一为“弱星际磁场假说”,微弱的星系间磁场偏转电子-正电子对,并导致由此产生的GeV射线远离地球;其二为“电浆不稳定假说”,电子-正电子对在穿越星际物质的过程变得不稳定,光束驱动电流的微小波动产生内部磁场,从而在产生GeV射线之前就耗散能量。

为测试这些理论,研究人员利用欧洲核子研究组织(CERN)的HiRadMat实验设施、超级质子同步加速器生成电子-正电子对,接着传播到周围电浆环境,当光束穿过背景电浆,正电子聚集、电子则扩散形成周围的云,犹如电浆火球,光束行进过程维持狭窄且几乎平行,没有被干扰或自生磁场迹象。

实验结果表明第二个假设不成立,GeV射线“失踪”原因更可能是被星系间古老、微弱磁场偏转,也代表星系间磁场虽然微弱(地球磁场亿分之一),也足以偏转粒子使其远离望远镜观测范围。

此外,新结果引发另一个问题:如果星际介质具有磁场,那么它如何在极均匀的早期宇宙中产生?答案可能涉及标准模型之外的新物理学,科学家期待即将建成的切伦科夫望远镜数组(CTAO)进一步揭开宇宙磁场秘密。

(首图来源: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