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工智能(AI)迅速发展,研究员开始将日常用品也加上AI,甚至办公室用品。美国匹兹堡卡内基梅隆大学(CMU)互动结构实验室(Interactive Structures Lab)最近开发计算机视觉系统,让日用品能预测用户下一步动作,需要时会自动移至合适位置。
想象有轮子的钉书机在桌上自动滑到手旁边,或菜刀在切菜时自动微移几毫米,避免你切到手指。
新技术名为“不干扰的物理AI”(Unobtrusive Physical AI),虽然有些人可能觉得听起来像办公室幽灵。系统结合天花板镜头、计算机视觉和大型语言模型(LLMs),能监看人类行为,适当时提供帮助。当用户开始某个动作,如伸手去拿文件或切菜,AI会将视觉资讯转成文本,根据这些消息推断接下来可能发生的事,然后发送移动指令给物品下方小型轮子机器人“主动助手”。
负责人Alexandra Ion表示,目的是探讨当AI与日常物品结合时会发生什么事,设计理念是让物品传感用户需求,自动执行任务,不需要用户主动要求。
Ion强调,技术背后有深思熟虑的工程设计。因人们对简单物理工具的信任度远高于语音助理或智能音箱。如果这些工具能根据上下文自行调整,如工作日结束时桌面物品会自动归位,或煮饭时自动调整厨具位置,都有助推动家庭或工业自动化发展。
参与研究的博士生Violet Han表示,希望增强日常物品功能以提高用户信任感。团队持续于国际研讨会分享原型进展,视为主动助手在现实世界运行的范例。
未来自动就位的医院托盘或购物回家时会自动展开的置物架,都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但现在若看到有自我意识的钉书机在桌上滚动,或许还是让人有点不安,尤其我们还在争论是否真的需要会自动上网冰箱的时候。
(首图来源:A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