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AI用电与运算需求不断攀升,HBM4已成为内存厂的新战场。谁能率先通过英伟达认证并量产,将有望主导下一阶段AI芯片供应链,而美光(Micron)则在HBM4开发上陷入迟滞,恐无法赶上英伟达的供应进程。
根据《서울경제》报道,Micron在HBM4产品上仍难以满足NVIDIA对性能与功耗的要求,市场传出公司可能需要重新设计芯片架构。若调整制程,整体进程将延后长达9个月,意味明年内难以实现量产。
业界人士指出,HBM4是针对AI与数据中心高功耗运算而设计的关键组件,对带宽、功耗与堆栈集成的要求远高于前代。相较之下,SK hynix已在上月率先完成全球首条HBM4量产线,三星电子也在本月的“2025半导体大展(SEDEX)”上公开HBM4实物并启动量产准备,技术差距正进一步扩大。
分析指出,美光若持续落后,不仅将错失英伟达近期的主要采购机会,也可能在新一轮AI服务器订单中被韩厂排除。市场预期,短期内HBM4市场仍将由SK hynix与三星主导,美光能否在2026年重回竞争行列,将取决于其HBM4设计修正与良率提升的进度。
(首图来源:美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