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团队利用韦伯太空望远镜,观测到早期宇宙星系一颗质量约太阳20倍的恒星发生超新星爆发,这是目前所知爆发时间最早、距离最遥远的超新星之一。超新星编号为AT 2023adsv,爆发于与宇宙诞生后约20亿年,也就是距今约114亿年前。此发现为研究早期宇宙恒星演化提供关键线索,与如今宇宙超新星比较,超新星AT 2023adsv爆发异常剧烈,这和早期宇宙第一代恒星的特性密切相关。

左为艺术家描绘超新星AT 2023adsv爆萌生想法象图,右为2022年和2023年韦伯望远镜观测到的超新星AT 2023adsv形象。(Source:Robert Lea (created with Canva) /NASA/ESA/CSA/STScI/JADES Collaboration)

早期宇宙恒星与超新星的独特性

早期宇宙的星际物质主要由氢氦组成,仅含极少量比氢氦更重的元素(天文学称为“金属”)。这种星际物质环境形成第一代恒星,即所谓第三族恒星(Population III)。它们质量非常大、温度极高,此类恒星演化过程,以核融合反应制造宇宙第一批比氢氦更重的元素。当它们耗尽燃料后,核心就塌缩形成中子星或黑洞,超新星爆发则将外层富含金属的物质以高速喷射,并将重元素播撒至星际物质,使金属含量高于第一代的第二族恒星(Population II)诞生。如此不断循环,最终促成金属含量更高的第一族恒星(Population I)诞生,包括我们的太阳。经团队研究之后,发现由第一代恒星产生的超新星爆发,规模和能量与目前所知的超新星爆发有明显差异。

蓝绿色圈为团队用韦伯太空望远镜发现超新星爆发的位置。(Source:NASA/ESA/CSA/STScI/JADES Collaboration)

超新星AT 2023adsv的特殊性

AT 2023adsv组成显示爆发恒星诞生于极度缺乏金属的早期宇宙环境,爆发能量约为如今大质量恒星超新星爆发的两倍,揭示早期宇宙的超新星特性可能与如今宇宙不同。此恒星初始质量高达太阳20倍,如此巨大的恒星在当代宇宙极为罕见。

韦伯太空望远镜在宇宙早期星系发现红位移值为3.6的超新星AT 2023adsv,显示爆发时间约宇宙诞生后20亿年。(Source:NASA/ESA/CSA/STScI/JADES Collaboration)

探索早期宇宙超新星的未来预期

团队迄今于早期宇宙观测到80多颗超新星,为早期宇宙星系与恒星演化提供关键数据。成员指出,数据不仅数量可观,且涵盖距离极为遥远,让研究员得以追溯至宇宙最早恒星诞生时期。接下来美国太空总局计划2026年发射罗曼太空望远镜(Nancy Grace Roman Space Telescope),宽广视野能有效发现数千颗早期宇宙超新星,进一步提供韦伯望远镜新观测目标。

团队表示,AT 2023adsv产生的高能量爆发,可能和早期宇宙超新星独特物理特性有关,未来需要更多观测验证假设。观测数据渐渐累积后,天文学家就能逐步拼凑出早期宇宙的恒星演化史。

(首图为示意图,来源: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