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与数据中心算力需求推动下,研究机构Prismark合伙人姜旭高(Shiuh-Kao Chiang)博士表示,先进封装朝异质集成及大尺寸基板二大趋势发展,但当前的技术挑战在于低CTE(热膨胀系数)玻璃基材的供应不足,这种材料对大面积基板的平坦度与可靠度至关重要,但全球仅有少数供应商具备量产能力,预期缺口将持续至2026年。
姜旭高于2025异质集成国际高峰论坛上,主题演讲Advanced Substrates for Heterogeneous Integration中指出,未来驱动力来AI GPU、服务器、数据中心,市场机会巨大。先进基板已从过去的50×50mm扩展至100×100mm,未来更将挑战150×150mm,以支撑GPU、服务器与数据中心芯片的高速运算。
基板产业进入高度循环,姜旭高强调,全球FC-BGA基板市场从2016年的23~24亿美元,预估到2029年增至112亿美元,增长5倍,其中超过一半来自先进基板,用于异质集成(heterogeneous integration)与2.5D/3D封装。
此外,产业也积极发展Intel EMIB嵌入桥接技术,另外也在拓展嵌入式电容与MOSFET的基板,以及2.1D/2.3D集成方案,尝试将线宽能力推进至1~2微米,以减少中介层依赖并提升性能。
姜旭高表示,基板产业正面临结构性矛盾。2021至2022年,由于需求爆发,市场出现严重短缺,部分载板价格一度溢价高达100%;但企业大举争相投资、资本支出总规模超过200亿美元,2023至2024年又转为供过于求。低端基板虽然过剩,目前高端先进基板处于高增长状态,反映出AI时代对大尺寸、高层数基板的独特需求。 随着AI GPU、服务器CPU与数据中心交换机芯片需求持续增长,先进基板市场将朝向“更大尺寸、更高层数、更高平坦度”发展。
玻璃基材受到AI需求带动,近期供应吃紧,日东纺日前宣布在日本福岛业务中心新建专门产线,扩展玻纤布产能,投资额约150亿日元,扩产高端玻纤布(T-Glass),以应对AI服务器与高速芯片需求自2023年夏季以来急速增长。
业界普遍认为,能率先突破低CTE材料瓶颈与大面积制程挑战的企业,将在下一波AI驱动的封装竞赛中取得领先地位
(首图来源:科技新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