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零公里二手车”过于泛滥,被认为催化汽车价格战,致使获利越来越低的新能源汽车市场雪上加霜。有消息指出,中国工信部拟推行“新车登记后6个月内禁止转二手”的政策应对。
今年6月,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在行业论坛上说,“3,000、4,000家二手车平台都在卖零公里车,这是行业毒瘤”,将“零公里二手车”推向舆论风口。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二手车市场中“登记日期小于等于3个月、里程数小于等于50公里”的车辆占比已达12.7%,其中新能源车型占比超60%。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旗下杂志《汽车纵横》19日在其微信公众号发文,谈“零公里二手车”乱象,并透露工信部打算推行“新车登记6个月内禁止转二手”的政策,从源头阻断套利空间。
“零公里二手车”指虽已完成注册登记,但几乎未被实际使用、行驶里程极低的车辆,其里程数通常接近于0公里。其来源包括车企清库存的老款产品、经销商为冲刺业绩而自行购买但未使用、运输过程中出现损伤的车辆,以及展示用车等。
文章指出,当下“零公里二手车”大量涌现也与新能源汽车市场愈演愈烈的价格战存在深度关联。一些汽车制造商面临了产能过剩的问题,甚至出现了工厂闲置的现象。为了保持产能的使用率,制造商可能会通过自行注册的方式,将未售出的新车转变为零公里二手车,以此美化销售数据、快速回笼资金。
文章说,这些名义上是二手车、实则近乎新车的车辆,成了车市价格战的催化剂。2024年,一款热门小型纯电动汽车一年的保值率表现尚可,但到了2025年,其保值率大幅下滑。同时,2024年新能源二手车整体保值率明显低于同年燃油车。
有些“零公里二手车”通过平行出口短暂出国后又回流中国市场,售价比新车便宜约15%,进一步压缩了二手车市场的合理价格区间。
文章指出,甚至有车商利用“以旧换新”政策,用报废车置换“零公里二手车”套取1.5人民币至2万人民币国家补贴,再低价抛售。山西某车商甚至通过伪造旧车交易记录,单月套取补贴超过百万元。
至于官方对策,文章说,工信部拟推行“新车登记后6个月内禁止转二手”的政策,从源头阻断套利空间;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则计划推动创建二手车出口唯一编码制度,奇瑞、比亚迪等企业已启动经销商违规上牌追责机制。
《大河报》曾报道,商务部消费促进司5月28日召开闭门会议,召集比亚迪、东风汽车、瓜子二手车等车企及行业机构,就“零公里二手车”问题展开研讨。
(首图来源: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