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印度总人口正式超越中国,成为全球人口第一大国,尽管有各国称羡的人口红利与劳动力,却屡传知名外商大厂在印度投资失利的消息。前往这个全球看好投资新兴市场的“取经之路”上,究竟出了什么问题?

马斯克投资印度的态度为何丕变?

中国电动汽车大厂比亚迪3日证实,因过去缺缴进口税,印度的10亿美元投资案遭严格审查,可能胎死腹中。

外界咸认,是印度担心比亚迪制造的车辆及收集的相关数据,会对印度国家安全产生负面影响。

但比亚迪的主要竞争对手特斯拉(Tesla),进入印度市场也不怎么顺遂。尽管6月20日,印度总理莫迪(Narendra Modi)访问美国时,曾与全球电动大厂特斯拉创办人马斯克(Elon Musk)会面,马斯克还在会后表示,莫迪鼓励他前往印度进行重大投资,他也希望能将SpaceX的星链卫星网络服务带来印度,并计划在2024年出访印度,但之后,马斯克多次公开表示,除非特斯拉获准在印度销售并维修进口电动汽车,否则不会在印度设厂。

毕竟,印度为保护本土汽车产业,对售价低于4万美元的进口汽车,开征60%的关税,售价超过4万美元更开征100%的高关税。

2021年1月就在印度注册成立公司的特斯拉,原计划以进口方式推出平价车款Model 3试水温,印度政府却要求直接在当地设厂生产,双方陷入僵局,2022年,特斯拉决定暂缓进入印度。

其实,跻身全球第三大汽车市场的印度车市销售量中,电动汽车销售比率不及2%,再加上印度电动汽车市场基本早被本土企业垄断,塔塔汽车(Tata Motors)2022年在印度电动汽车销售比率超过85%。

印度保护本土产业,外商频“跌倒”

不仅电动汽车产业,就连全球网购龙头亚马逊(Amazon)、零售巨头沃尔玛(Walmart)都曾吃了印度政府的排头。

印度不仅打压这两家美国知名企业的投资案,当地最大的民营企业信实工业(Reliance Industries Limited)董事长安巴尼(Mukesh Ambani)更顺势抢攻,准备推出电子商务平台Reliance Retail,要将印度全国的商家、杂货店搬上网络商店。

 不只电动汽车产业,连全球网购龙头亚马逊也曾吃了印度政府的排头。(Source:shutterstock)

不定期修改游戏规则,外商叫苦

摩根士丹利估计,最快在2027年,印度网络零售市场规模将达2,000亿美元。而亚马逊与沃尔玛看上的,正是印度高达5亿的网络人口,当地电子商务市场也以30%的年增长率快速膨胀,但印度政府的政策大转弯,却让两家知名外商吃尽苦头。

2019年初,印度总理莫迪提出电子商务新规,提高外商在印度经营电商平台的门槛,当时已砸下数十亿美元开发市场的亚马逊与沃尔玛只能徒呼负负。

美国商会主席碧丝娃儿(Nisha Biswal)表示:“印度近年趋向保护主义,主张数据本地化且偏袒本地企业。”拥有世界近20%人口的印度,确实是全球商家积极抢进的市场,但印度政策缺乏稳定性,任意更改投资规定,让外商对投资印度裹足不前。

除投资规则对外商不友善,莫迪政府随意开征税务,也是外商的挑战。

2017年7月,印度推行全国统一的商品与服务税(Goods and Services Tax,GST),废除印度各省邦不一的税务规范,大幅简化、统合印度全国的报税。但2020年10月,莫迪政府才宣布实施“源头税”(Tax Collection at Source,TCS),规定所有年营业额500万卢比以上的印度企业,都必须另缴发票金额0.1%的TCS“源头税”,等同强迫中奖。

投资劳动法规过时、行政程序冗长

另外,印度企业投资及劳动法规的繁琐,也常造成外商在申请证照、购地、税务及雇佣劳工等遇上麻烦,而请印度代办或人力资源公司,也常传出受骗的事件。

印度劳动法规中,以“劳工争议法”和“最低工资法”较具争议,主因是各省邦规定不一致,但凡劳工停职、解雇、资遣,或是企业关闭、出售时都必须遵循法条,未遵守可能面临6个月有期徒刑。印度政府近期又针对员工公积金相关法案提出修正,让外商无所适从。

再者,尽管印度允许100%外资独资公司投资境内各产业,不再强制合资,但不管是独资或合资,在印度注册公司的申请程序相当冗长,加上印度行政系统效率低落,多数外资会寻找印度当地会计事务所委托代办。

完成注册后,企业在印度银行开户也困难重重,除公司注册证书、公司识别码、税务人身分外,还要配合银行缴交客户识别文件及反洗钱审查,预估从公司注册申请到完成银行开户,最起码需要半年。

最后,企业想撤资甚至远比投资还要困难!冗长的清算程序和核准流程,都足以让外商等到心灰意冷。

虚有其表的“梦想之地”

不指如此,印度全境的基础建设不足、劳动力素质不佳,也常降低外商前往投资的意愿。

外商在印度设厂时,土地、水力、电力取得都非常不容易,寻觅土地需与掮客过招,接水通电的时间超过一周是家常便饭,印度各港口、机场的物流效率不高,海关官员动辄扣押或依“标准程序”刁难,往往得以贿赂方式换取通关。

印度超过14亿的人口中,仍有8亿尚未脱贫,底层劳动力充足、但技术劳动力不足;空有低端生产力,缺乏消费实力,也让印度产业难以大幅升级,更难以复制“中国制造”模式。

最后,对外商来说,印度币值波动太高,汇差甚至直接吃掉利润。印度政府常年在贸易赤字与财政赤字的“双赤字”背景下,卢比兑换国际主要货币长线持续走贬,卢比兑换美元在过去十年共贬值近60%,2018至今则贬值超过9%,一来一往的汇差直接吃掉利润,这叫外商如何爱印度!

(首图来源: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