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鲸是自然界中迁徙距离最长的动物,体型这么大,但他们主要食物却是水中的甲壳纲动物,然而北极融冰正在破坏食物链,导致灰鲸需要的食物数量大减,越来越多繁殖期迁徙到温暖水域的灰鲸状况不佳,或在迁徙路上死亡。科学家警告,随着北极难以再恢复往日地貌,灰鲸数量将大幅下滑。

灰鲸在东太平洋或加州的迁徙路线,一般被认为是目前所知哺乳动物中最长的迁徙距离。它们会在夏末开始从白令海和楚科奇海出发,冬天来临前到墨西哥下加利福尼亚半岛的繁殖区,在顺暖水域度冬养育下一代,春天再北上到北极活动,来回的迁徙距离长达10000-12,500英里,超过2万公里。

第一批南下的灰鲸通常都是怀孕的母鲸,希望在繁殖区找个好地点生下小灰鲸,以及有一些单独的雌鲸,希望找到适合的雄性配偶。但科学家过去五十年来对东北太平洋群体进行监测以来,发现过去十年持续下降40%以上。

2025年,在下加利福尼亚州的冬季繁殖和产犊潟湖中,研究人员报告称,在某些地区,雌性鲸鱼和幼鲸的数量创下有史以来的最低水平,而且许多幼鲸都很瘦弱,随着春天北迁的开始,科学家觉得不妙,死亡率会非常高。

灰鲸顶着饥饿状态长途迁徙

问题似乎是饥饿。灰鲸在墨西哥的繁殖潟湖和食物丰富的北极浅水区之间穿梭,每年夏天它们都会回到北极补充脂肪,以北极水域的食物为食来增肥,但他们如果没有吃饱,就南下前往墨西哥繁殖区,他们容易在途中死去,或是无法怀孕或产下幼崽。

今年灰鲸的北迁才刚开始,科学家已经发现许多异常状况,包括瘦弱的灰鲸被冲上岸,或在不寻常的地方进食,吃通常不吃的东西,甚至有科学家发现灰鲸试图从贫瘠的沙地中获取食物,因为它们太饿了。

融冰影响海底生态

海冰是它们的盛宴,北极的夏季全天都有灿烂的阳光,海冰底部生长藻类,藻类繁殖、死亡,沉落到海底,为细小的沉积物提供养分,为两栖动物的生长提供理想的条件。鲸鱼通过鲸须过滤,来摄入海底微小的、富含脂肪的甲壳类动物。但融化的海冰改变这一切。

海冰减少,藻类可以生长的表面就减少。此外,产生的藻类也无法到达海底,因为海冰减少,让更多阳光穿透水柱,促进藻类的生长,而藻类又被浮游动物吃掉,使得鲸鱼和其他动物赖以生存的食物变得非常少。海冰消退创造更多的开阔水域,水流冲走甲壳类动物赖以生存的细小沉积物,这种种变化加起来,就导致食物网的全面转变。

灰鲸数量越来越少

原本科学家认为融化的海冰可能对鲸鱼有利,因为鲸鱼可以更早到达觅食地。但事实并非如此,科学家没有想到冰和鲸鱼所需食物的生长之间,也存在密切关系。

美国国家海洋暨大气总局 (NOAA) 报告显示,从2016年到2023年,灰鲸数量下降46%,只有14,526只,预计今年最终统计结果会更低。与任何动物一样,灰鲸的生物学依赖环境,一个可以休息、繁殖和觅食的地方,在全球暖化下,很少有地方像北极一样发生如此快速的变化,变化后的北极已无法像十年前那样养活那么多灰鲸。

(首图来源:Flickr/Oregon State Un CC By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