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X-T双位数系列一直都是该品牌的高CP值代表,几乎拥有旗舰机型80%的性能,但却具有更经济实惠的售价,始终是预算型玩家的首选。而自2021年推出X-T30 II之后,就没有后继机型问世,让人等到望穿秋水,所幸富士在今年带来该系列的最新力作X-T50,究竟它有哪些卖点?一起来看看吧!

■ 恒昶实业 ■ 02-2791-1188 ■ www.fujifilm.com.tw

■ 感光组件:APS-C片幅X-Trans CMOS 5 HR

■ 处理器:X-Processor 5

■ 像素:4,020万

■ 感光度:ISO 125-12800(可扩展至ISO 64、51200)

■ 机械快门:1/4000-30s、支持B快门

■ 电子快门:1/180000-30s

■ 连拍:5fps(机械快门)、20fps(电子快门)

■ 屏幕:3英寸184万画点倾斜触摸式

■ 观景窗:0 .39英寸236万点OLED

■ 内存卡:SD、SDHC、SDXC(支持UHS-II)

■ 电池:NP-W126S

■ 尺寸:123.8 x 84 x 48.8mm

■ 重量:428g(含电池与内存卡)

45,000元(单机身)

以核心组件的规格来看, 称X-T50 II是缩小版的X-T5一点也不为过。因为它搭载了与当家旗舰X-T5相同的4,020万像素X-Trans CMOS 5 HR背照式感光组件,以及X-Processor 5形象处理引擎,而且同样都具有AI深度学习技术,除了能够针对人脸和人眼提供优秀的自动对焦关注和检测之外,还可以侦测动物、鸟类、汽车、摩托车、自行车、飞机、火车、昆虫和无人机,性能可以说几乎并驾齐驱。

若是以前作X-T30 II的角度来看X-T50,可以发现严然已成为X-T双位数系列的新篇章,因为它是该系列中首款内置五轴IBIS的机型,可提供最高7级的防手震补偿。同时更是首款导入胶片模拟转盘的富士相机,直觉快速玩转形象色彩。

从X-H2、X-T5到X100VI,都无不证明X-Trans CMOS 5 HR这片感光组件的实力,而采用相同核心组件的X-T50自然延续这项特色。相比其他品牌的APS-C相机,JPEG直出就能够获得更多的细节,再加上X-Processor 5的帮助,原生感光度最低来到ISO 125,因此也比自家2,610万像素的第四代相机够具备更出色的成像品质。评测时衔接的是新发布的KIT镜XF 16-50mm F2.8-4.8 R LM WR,大多数形象都是使用最大光圈拍摄,从合焦处的100%裁切可以看出,形象还算锐利,细节纹理皆有保留。至于高ISO部分,受限于像素大幅增加关系,ISO 3200还保有一定的细节,再上去则建议拍摄RAW文件再通过第三方软件AI降噪处理,方能获得满意的形象品质。

搭载第五代核心组件的X-T50,不意外拥有目前富士X系统中最强的自动对焦性能。受益于AI深度学习技术与升级的自动对焦算法,X-T50在拍摄快速移动目标带给笔者的体验明显优于过去机型,不仅人眼/人脸对焦关注的速度和准确率大幅提升,而且还可以侦测动物、鸟类、汽车、摩托车、自行车、飞机、火车、昆虫和无人机等主体,方便性不可同日而语。不过稍可惜的是,评测过程中有遇到几次假合焦的情况,尤其在昏暗环境下更容易发生,希望日后能有机会通过固件更新改善这个情况。

说到X-T50的最大卖点,无疑就是内置胶片模拟转盘了。毕竟富士相机之所以受到热烈欢迎,除了经典复古的造型设计外,就是迷人的胶片模拟功能,这些基于富士90年来色彩科技所重现出的经典色调,是让许多玩家爱不释手的原因之一,简单套用就能使照片更有感觉,除了省下不少后期调色的时间,也能快速上传社交媒体平台分享摄影作品。而相较该系列以往机型必须先进入MENU或是通过Fn键选择想要套用的胶片模拟,X-T50则直接将胶片模拟设置在左肩的转盘上,并内置8种最常用的胶片色调,包括相当受欢迎的CLASSIC CHROME、Classic Neg. 和最新的REALA ACE,此外还有FS1-FS3可以让玩家指派想要的胶片模拟,换句话说,通过该转盘就能快速切换11种胶片色调,更直觉的玩转形象色彩。

X-T50相较前代的另一大进化,就是多了机身防手震功能。它搭载与X-T5相同的五轴防手震系统,最高可提供7级的补偿效果。除了可以在不方便使用三脚架的场合利用该功能提升拍摄成功率外,也能借由IBIS拉长曝光时间,拍出动/静同框的形象,让作品有不一样的视觉呈现。就笔者实测的结果,以等效24-29mm焦段拍摄的形象,使用1/4秒手持拍摄的成功率几乎达8成以上,若将快门速度降至1秒,虽然成功率则锐减至2-3成,整体而言是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FUJIFILM X-T50的问世,让人感受到富士X相机产品线的改变似乎正在进行其中。过去X-T双位数系列和X-S系列都是同属中端产品,两者皆拥有自家旗舰机约7-8成的规格和性能,只是X-T双位数系列更着重于形象拍摄的体验,但可惜没有内置IBIS;X-S系列包括操作逻辑与内置IBIS则对摄影新手玩家更加友善。不过X-T50却打破了这个界线,成为该系列首款内置IBIS的机型,虽然维持X-T系列一贯的快门转盘操作设计(非PASM模式转盘),但却也是第一款内置胶片模拟转盘的X相机,毕竟富士相机的发色相当迷人,如今可以更简单且直觉的套用喜爱的胶片模拟,相信对许多玩家或新手来说无疑相当具有吸引力。不过相较前代,售价也提高了不少,对于追求CP值却又想拥有一定性能的玩家来说,甚为可惜。或许以后就没有X-S系列也说不定,而拉高售价后所腾出的价格区间,正好由重新回归的入门机型X-M5填补。

搭载第五代X-Trans CMOS 5 HR和X-Processor 5形象处理引擎,核心组件规格与拍摄性能相较前作明显升。

以摄影为导向的设计,延续X-T双位数系列的操作布局,但却添加首见的胶片模拟转盘,玩转色彩更直觉。

像素提升至4,020万像素,虽然分辨率也同步提升,但也受限于这点,高ISO画质顶多与前代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