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AI for Good团队近日发布一项最新研究报告,揭示人类在识别AI生成图像方面的平均成功率仅达62%,仅略高于随机猜测的50%水平。此发现凸显AI技术快速进化下,人类感知能力的局限性,并引发对数字内容真实性之忧虑。
这项全球性研究汇集超过1万2500名参与者,进行总计28万7000次图像评估。研究结果显示,参与者在识别AI生成的假人像时相对容易成功,但当面对自然景观或城市景观等类型图像时,成功率则大幅下滑至59%至61%。研究人员分析指出,这主要是因为在缺乏明显图像瑕疵或风格线索的情况下,人类难以准确区分真实与AI生成内容。
为确保研究的客观性,团队刻意避免仅选用高度欺骗性的图像样本。参与者通过一款名为“真实或伪造”的测验游戏进行评估,这些图像皆模拟日常网络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场景。报告进一步解释,人类较擅长识别AI生成的人像,原因在于人类天生具备强大的面部识别能力,能发现AI肖像中的细微异常,例如不自然的表情或比例失调。
值得注意的是,研究中微软自家开发的AI检测工具展现优异性能,在识别真实与AI生成图像方面的成功率超过95%,远高于人类表现。这项工具的应用不仅验证了技术辅助的潜力,也强调了人工智能在内容验证领域的优势。基于研究结论,微软呼吁业界加速开发透明度工具,例如数字水印及强大AI检测系统,以应对AI生成内容可能引发的假消息风险。团队表示,此类工具不仅能提升公众识别能力,还可强化数字生态的信任基础,避免AI滥用导致社会混乱。
来源: windowscentr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