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音响杂志《What Hi-Fi?》的最新分析显示,黑胶唱片对环境的影响比流媒体音乐小,但前提是需要采用正确的聆听习惯。该分析指出,虽然黑胶唱片的制造过程会产生碳排放,但这属于一次性成本,而流媒体音乐每次播放都会消能耗源。
表面看来,流媒体音乐理应比实体黑胶唱片更环保,毕竟数码传输似乎比制造、存储及运送实体产品更节能。每张12英寸黑胶唱片由聚氯乙烯(PVC)制成,重量介于120至150克,部分更重达180克。
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黑胶唱片虽然在制造过程会产生排放,但这些成本只需承担一次。每张黑胶唱片只需制造、存储和运输一次,相反,数码音乐每次聆听都会产生相同的成本,因为需要重新流媒体。
流媒体音乐的成本包括服务器、数据连接,以及用作播放的手机或计算机等设备。每次播放流媒体音轨,碳足迹都会随之加深。根据法国碳会计专家Greenly的2025年研究,预计Spotify将排放187,040吨二氧化碳当量,较2021年的112,000吨增加67%。
早在2018年,《The Ecologist》便曾尝试比较黑胶与流媒体音乐的环境成本。虽然数码技术的能源效率有所提升,但流媒体音乐的爆炸性增长已抵消了这些改善成果。
根据行业调制解调器构Luminate的报告,2023年全球歌曲流媒体播放次数超过4万亿次。现在每日约有120,000首新歌加入流媒体平台,而Z时代是流媒体音乐的重度用户,预计此趋势将会持续。同年,黑胶唱片销量接近5,000万张,产生约23,750吨二氧化碳排放。
不过黑胶唱片也存在其问题。有批评者指出,Taylor Swift于2024年推出的专辑《The Tortured Poets Department》发行了多个版本,总数达36个,其中8个为黑胶版本。考虑到Swift庞大的粉丝群,为同一张专辑发行多个版本,对环境造成的成本相当巨大。
相比之下,Billie Eilish在其网站设立了可持续发展专区。 虽然她也发行了多个黑胶版本,但所有版本都包含相同曲目,并在同日发行,不像Swift为维持排行榜位置而分批推出。 Eilish的发行版本主要采用回收黑胶制作,包装也全部使用回收物料。
新推出的Tiny Vinyl格式提供了一个更环保的选择。种4英寸黑胶目前仅在美国Target发售,并且限定为知名艺人的特别收藏版。每张重量仅15克,远轻于标准黑胶的120至180克,并采用100%生物归因黑胶制造。
黑胶唱片的最大优势在于其聆听方式。由于专辑价格较高,购买者更倾向反复聆听,以求物尽其用。同时,乐迷也能享受到黑胶的触感和欣赏折叠封套艺术等实体体验。
聆听黑胶的次数越多,其环境成本效益就越高。当乐迷花更多时间聆听同一张唱片,便会相对减少聆听其他音乐,从而降低整体需求,并减少因制造、运输及流媒体所造成的环境损害。
这是一种更深思熟虑的聆听方式。相反,流媒体音乐无论在比喻还是实际意义上,都让音乐变得廉价。流媒体改变了乐迷与音乐的关系——面对数以百万计的歌曲,听众更容易跳过所谓“沉闷”的部分,甚至略过整首歌曲或专辑去寻找其他选择,这过程消耗了更多能源。
购买二手黑胶唱片的环境效益更为显著。虽然购买黑胶唱片涉及邮寄运输及前往唱片店的交通排放,但其社交效益远超对环境的影响。与志同道合的人士讨论音乐,远比独自在家聆听更有益处。
虽然黑胶唱片价格较高,但在环境和社交影响方面,流媒体音乐的代价可能更大。
数据源:What Hi-F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