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阴影几乎消失,没带口罩者又从少数变成多数。但当人们以为新冠病毒威胁远离,对染疫过康复者而言,真正考验尚未结束。近期研究显示,高血压风险明显增高,尤其曾因病情严重住院者,即使染疫前血压完全正常。论文6日刊登于《Scientific Reports》期刊。

美国纽约州石溪大学(Stony Brook University)分析超过170万名病患病历,有数十万名曾感染新冠病毒。三年关注期,因新冠病情严重住院患者,康复后有高血压的比例约9.93%,远高于未感染者6.94%。轻症患者感染后一年半内,血压虽未明显升高,但风险开始上升。代表新冠病毒对血压的影响并非立即显现,可能是康复后随时间过去慢慢浮现。

团队分析不同人口特征与健康状态对高血压风险的影响。50岁以上患者最容易感染后患高血压,男性风险高于女性。西班牙裔患率高于其他族裔,肥胖、长期失眠等慢性健康问题又会推高风险。研究还显示,感染新冠病毒与肥胖、吸烟、高龄等,都是患高血压的主要危险因素。不论染疫前身体状况如何,康复后都该检查血压,对高龄与慢性病群体是守护心血管健康的重要一步。

为什么新冠肺炎与高血压有关?

虽然研究不是探讨病理机转,但从医学知识推测,高血压风险增高可能源自几项原因:新冠病毒会攻击血管细胞,引发慢性发炎,影响血管的弹性与功能;感染可能导致自律神经失调,使血压长期波动剧烈;加上染疫后心理压力、体力下降、运动量减少与饮食结构变化等,都可能成为血压升高的推手。这些因素彼此交织,都可能使新冠肺炎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超越“肺炎”本身。

曾因新冠重症住院的患者,康复后不应只关注肺部功能,也该将血压检查列入例行项目。国家医疗系统也可考虑为新冠康复者创建长期监测机制,尽早发现并处理可能多年后演变成重大疾病的慢性风险。

虽然新闻焦点早就转向各区域战争与川普对等关税的不确定性,街道与车站重现车潮与人流,但新冠影响并未完全消失。新冠康复者特别是曾重症住院者,血压升高风险都在无声累积。康复者应将量血压视为日常习惯,并留意饮食、运动与作息,让这些习惯成为生活自然节奏,面对不可预测的公共卫生风险时,就更稳健从容以对。

(首图来源: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