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臭氧层的逐步修复,全球暖化的情况却可能加剧。根据最新研究,预计到2050年,臭氧将成为仅次于二氧化碳的主要暖化驱动因素,抵消了禁用氯氟碳化合物(CFCs)和氢氯氟碳化合物(HCFCs)所带来的许多好处。

这项研究由英国雷丁大学的柯林斯教授领导,显示出未来臭氧的行为将使地球的升温超出科学家之前的预测。

臭氧层位于距离地面约9至18英里的平流层,能够吸收大部分有害的紫外线辐射,对生态系统及人体健康至关重要。随着对臭氧消耗化学物质的禁令,这一保护层正在稳步恢复。然而,研究人员警告,当这一恢复与空气污染水准上升相结合时,臭氧的影响可能会比早期估计的多出40%。

研究指出,从2015年到2050年,臭氧将导致每平方米额外0.27瓦特(W/m²)的能量被捕获。到本世纪中叶,这将使臭氧成为仅次于二氧化碳的第二大暖化原因,二氧化碳的额外暖化量为1.75 W/m²。

虽然各国在持续禁止损害臭氧层的化学物质方面做得很好,但这一恢复将导致比我们原先预想的更大的全球暖化。研究人员指出,来自交通工具、工厂和燃煤电厂的空气污染也会当地面形成臭氧,进一步加剧健康问题和全球暖化。

这项研究于8月21日发表在《大气化学与物理》期刊上,使用计算机模型模拟了到本世纪中叶大气的变化。模型遵循了一种低污染控制实施的场景,但根据1987年《蒙特利尔议定书》的要求,CFC和HCFC的生产将逐步淘汰。

研究结果显示,停止CFC和HCFC的生产──主要是为了保护臭氧层──对气候的益处远低于之前的计算。这些化学物质本身也是温室气体,禁用它们的初衷是希望能同时对抗气候变化。然而,随着臭氧层的修复,这一过程将产生更多的暖化,抵消了去除CFC和HCFC所带来的大部分气候效益。

尽管各国减少空气污染将限制部分地面臭氧的形成,但臭氧层仍将在未来几十年内持续修复,无论空气质量政策如何,这将导致不可避免的暖化。保护臭氧层对于人类健康和预防皮肤癌至关重要,因为它能够阻挡有害的紫外线辐射,保护人类、动植物的安全。然而,研究表明,气候政策需要更新,以考虑臭氧更大的暖化效应。

(首图来源: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