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会自转,太阳在自转,银河系也自转,现在一个新模型表明,可能整个宇宙都在自转。如果得到证实,这项发现将解决宇宙学一直无解的哈勃张力(Hubble Tension)问题,即为何2种不同观测方法会得出截然不同的宇宙膨胀速率。
哈勃常数(Hubble Constant)是描述宇宙膨胀速率的关键参数,通常用符号H₀ 表示,该常数利用红移现象度量宇宙星系远离速率与星系-观察者之间距离。
目前测量哈勃常数的主要方式有2种,第1种为利用宇宙微波背景辐射(CMB)数据,通过分析早期宇宙辐射计算出的哈勃常数值约落在67~68 km/s/Mpc;第2种为经典距离尺度法,利用超新星、星系、其他天体的亮度估算哈勃常数,得出数值约落在72~74 km/s/Mpc。
令人费解的是,两种观测方法都没问题且仪器也越来越精确,但两者得出的数值始终存在明显差异,引发天文学界常年热烈讨论,部分科学家将此困境描述为“哈勃张力(Hubble Tension)”。
直到最近,来自匈牙利与美国的物理学家们往模型增加一个小要素:整个宇宙都在缓慢旋转,惊讶发现哈勃张力问题立刻解决,且不会与当前天文测量结果相矛盾,不需新的物理学解释差异。
当前宇宙模型表明宇宙于各个方向都均匀扩展,没有任何旋转迹象,但夏威夷大学天文学家IstvánSzapudi表示,宇宙旋转模型能解决不同方法得到截然不同的宇宙膨胀速率悖论,根据新模型计算,当前宇宙可能每5,000亿年旋转一圈──考量目前宇宙年龄连140亿年都不到,这速度慢到难以轻易检测,但足以影响空间随时间扩张的方式。
宇宙正在旋转的说法若属实,将引发一些有趣讨论,比如是什么更强大力量能牵引当前宇宙旋转?前阵子有个令人难以置信的假设表明,我们的宇宙其实位于另一个宇宙的某个超大质量黑洞内部。
团队下一步打算设计出错含旋转宇宙条件的完整计算机模型,帮助天文学家确认或排除该想法。
(首图来源: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