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星际彗星3I/ATLAS快速冲过内太阳系,科学家正全力调动每种工具尽可能分析它。另一个机会即将到来,欧洲研究人员确认NASA木卫二快艇、ESA赫拉号未来2周内将穿过3I/ATLAS彗尾,届时飞船有机会直接采样星际彗星发布的物质。

今年7月,太阳系意外迎来迄今第3个证实来自星际空间的彗星3I/ATLAS,预计10月29日抵达近日点、12月初出现在太阳另一侧,由于逐渐靠近太阳,彗星冰冷核心也随之升温并释放更多气体尘埃,拖着一条不断增长的彗尾。

幸运的是,根据2名欧洲研究人员利用Tailcatcher模型做出的最新预测,2艘目标完全不同的太空飞船即将在未来2周“顺风”经过3I/IATLAS彗星附近,分别为ESA赫拉号(Hera)与NASA木卫二快艇(Europa Clipper)。

赫拉号于2024年10月7日发射,目标2026年“亲临”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DART)任务撞击现场,调查双生星系统4年后变化。

木卫二快艇于2024年10月14日发射,预计2030年4月抵达环木星轨道,借多次飞越研究可能蕴藏微生物生命的木卫二。

巧合的沿途风景

这2艘太空探测器各自前往太阳系不同目的地执行任务,却有幸在航行途中与3I/ATLAS彗星擦肩而过。研究人员表示,赫拉号10月25日~11月1日之间将出现观测窗口,木卫二快艇则在10月30日~11月6日间出现观测窗口。

模型估算赫拉号届时距3I/IATLAS彗星约820万公里,欧罗巴快艇距离则约800万公里,处于可直接收集3I/IATLAS彗尾离子流数据的范围内,该计划最大缺点是赫拉号没有任何仪器可检测离子,也不能检测彗星与太阳风磁场互动作用时,行星际磁场在彗核周围“堆积”、沿彗星表面弯曲的垂坠结构。

但木卫二快艇做得到──它携带的电浆体磁测深仪(PIMS)、磁力计仪器都能直接检测离子与磁场变化。

探测风险低、回报率高

科学家表示,这场相遇只是偶然事件,对探测器完全无害,不过太阳风需够强才能将较重的彗尾离子带到欧罗巴快艇周围,且太阳风流动方向若有偏差,也可能使彗尾离子错过欧罗巴快艇;加上木卫二快艇正处于巡航模式,并非所有仪器都醒着,不确定停摆中的政府机关能否唤醒欧罗巴快艇对彗星进行测量工作。

如果NASA团队出手探测,可能成为人类史上第一批直接对星际彗星尾巴进行采样的科学家──就算与预定任务无关也值得吹嘘,我们几乎没有星际彗星核心与形成它们的恒星系统数据,以这种半路拦截方式对3I/ATLAS彗尾采样,是人类目前获得此类物体甚至其他星系成分样本最直接的方法。

(首图仅为示意图,来源: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