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职YouTuber”是许多现代年轻人的梦幻职业,但进入这行的契机相当重要。拥有37.5万订阅数的台日混血进藤喜彦就分享了自己当初自己为何进入这行,且如何精进自己、并保持拍视频的热诚。

“我是在小学四、五年级的时候因为观看了YouTube,进而受到了启发”,进藤表示,自己主要是受到了两名知名YouTuber的启发,在灵感上是受到 @Jesse这个创作者,进藤爱上了 @Jesse后期的生活感视频;而 @HikakinTV则是给了进藤精神上的鼓舞。

进藤进一步解释,@HikakinTV的频道将近十年都是一人作业,但都还可以维持日更,这样的精神值得敬。不过他也表示,自己目前的节奏是周更,他认为这是作为全职创作者的最底线,双周更感觉节奏拉得太长。

为追梦不惜成本

进藤自认为自己是一个爱追梦的人,自己喜欢跳舞,在高二时还曾经为了想记录自己的跳舞形象,还特地查询了当地专业形象工作室并亲自登门拜访了解拍摄一支视频的价格。“结果没想到这个工作室是专门在接专业级的视频案,一支视频的预算就开到五、六十万,甚至也有百万。这对于我这个高中生来说根本是天价。”

不过这家形象工作室的工作人员似乎能体会进藤的那股年轻人自带的热诚,因此也没有将他赶走,反倒是将他带来会议室中了解进藤的需求与预算,并介绍一位工作室认识的摄影师给他;“那名摄影师的开价是一支视频两万,但是其实再怎么说,这样的预算对当初还是高中生的我来说是非常庞大,所以那个时候是几乎把我的所有储蓄全部砸在这个上面。”

但进藤就是一个爱追梦的人,“我的热情足够,我就是觉得可以不惜一切做这件事情”,当时进藤请这名这名摄影师拍了两支视频,当要拍到第三支时报价突然变成了五万,仍是高中生的他最后还是败阵下来,暂停了舞蹈视频的拍摄。

不过这件事也让进藤想到“难道我一定要别人拍吗?我自己是否能拥有这样的(拍摄)技术?这样我就能不花钱就可以拍视频了。”

做中学、从初阶设备让自己变专业

一开始进藤都是用手机拍摄,但一直都没有认真的想要进入影音创作者领域。一直到了20岁时,进藤的女友送他一部GoPro作为生日礼物,才开始记录起生活中的大小事。“其实在这个过程中还蛮多人会问我是不是有跑去学这个形象这一块,但是我觉得如果是从兴趣开始的东西,其实你第一个优先不会是觉得说我要去学,而是要从摸索开始。”进藤分享。

进藤从那时候开始就发现自己对于做影音是有热忱的,一切都从做中学,遇到不懂的地方就观看其他人的YouTube来了解该怎么做。近藤的视频技巧完全自学,让自己慢慢累积经验与概念。

有些人可能会认为,做YouTube视频有一套“爆红公式”,所以网络上也常常看到有许多人在分享如何认自己的视频爆红;不过进藤认为,每一个频道都是独立、有自己的特色,绝对不会是一套公式就可以解决,每个做频道的人都应该要想办法来散发自己的魅力。

为何钟情苹果设备?

进藤一开始会“入坑”苹果生态系,是因为看到哥哥买了一部iPod shuffle,身为“跟屁虫”的弟弟自然是看到哥哥有什么就跟着买什么;进藤一开始进入苹果生态系的方式就是从这个小小的音乐周边开始。后来在高中时又因为文书与看YouTube的需求,购置了第一台MacBook Air。

到了20岁时,因为收到了女友送的GoPro,才开始想认真做视频,因此又升级到了MacBook Pro。且进藤也坦承,自己一直到十万订阅之前都仅使用iMovie来剪片,因为自己设置了一个门槛,在自己没有十万订阅前不会接商案,且当初这个十万目标是希望三年内完成,“但没想到一年半就突破了十万订阅”。

突破了十万订阅后,进藤也将剪辑软件升级为Final Cut Pro与Procreate。

四种设备应对不同工作场景

进藤分享自己有四种苹果剪辑设备,分别是M2 Max Mac Studio、M4 Mac mini、M4 MacBook Air,以及“M4 iPad Pro,Apple Pencil Pro,Magic Keyboard”。

M2 Max Mac Studio是进藤的主力设备,他也将M2 Max Mac Studio昵称为“剪片怪兽”,因为一般20-40分钟的视频,素材可能会高达6小时左右,需要耗费的计算机资源很大,但M2 Max Mac Studio无论叠多少音轨、视频都不会宕机,给了近藤很大的安心感。

第二设备则是M4 Mac mini,会购置M4 Mac mini主要是看上轻薄易携带的特性,因为进藤也是一人工作者,生活工作都是绑在一起,如果出国”出差就需要性能高好携带的PC机。他也分享自己在购置M4 Mac mini前的疯狂行径。

近藤喜彦曾为了要工作,将大屏幕与M2 Max Mac Studio直接带出国(图左),最后还把自己的行李箱弄坏。

进藤分享,自己在买M4 Mac mini前有次到日本出差,当时为了要剪片,直接带了大屏幕与M2 Max Mac Studio到日本,当时甚至为了带这么庞大的设备,还把自己的行李箱弄坏了。

第三设备则是M4 MacBook Air,这是用来进行视频粗剪、文字处理、写脚本的设备。进藤每次在出国前都会先评估这段期间的工作量会有多少,来决定自己要带什么样的设备。

最后则是M4 iPad Pro,Apple Pencil Pro,Magic Keyboard;这是用来写分镜表,或是灵感一来时就能轻松记录的好工具。

进藤坦承自己是个严重的“拖延症患者”,即便自己会写行程表提醒自己要在什么时间做什么事“但那都是写好看的,自己总是会拖到最后一刻。”进藤认为,要补强自己的这项缺点,最好的方式就是需要像是M2 Max Mac Studio这样的强大设备,处理性能高、上特效的速度快,这样总可以让自己能准时上片。

进藤笑着说,自己是一个会很高估自己剪片速度的人,可能会设置9点要剪片,但往往9点都不会开始动作,最后可能拖到晚上11点,最后都要牺牲自己的睡眠时间,再搭配苹果设备的高效率,最终这成为自己的剪片常态,但也这样熬过了六年的频道经营。

(图片来源:科技新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