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发现乘坐电动汽车时比传统汽油车更容易出现晕车症状,包括恶心、头晕和不适感。专家指出这并非心理作用,而是有科学根据的现象。电动汽车的静音特性、瞬间加速能力,以及不同的驾驶模式都可能导致乘客更容易晕车。研究显示,缺乏引擎声音提示、突然的加减速变化,加上部分电动汽车的悬挂调校,都会影响人体的平衡感知系统。

电动汽车最明显的特点就是行驶时几乎无声,这种静音环境虽然提供舒适体验,但同时也移除了传统引擎声音对人体平衡系统的重要提示。人类大脑习惯通过听觉来辅助判断车辆的加速、减速和转向状态。当这些声音提示消失后,大脑需要更依赖视觉和前庭系统来感知动作变化,增加了感官冲突的可能性。

电动马达与传统内燃机引擎的动力输出特性截然不同。电动汽车能够在零转速时提供最大扭力,造成更直接和突然的加速感受。这种瞬间的动力爆发缺乏汽油车引擎逐渐提升转速的过度过程,令乘客的身体和大脑难以预期和适应动力变化,导致平衡感知系统混乱。

大部分电动汽车配备单踏板驾驶模式,当驾驶者松开加速踏板时,动能回收系统会立即介入进行强力减速。这种减速力度往往比传统刹车更强且更突然,乘客可能因为缺乏预警而感到不适。部分Tesla和其他电动汽车品牌的动能回收设置相当激进,加剧了这个问题。

汽车工程师和医学专家建议几个方法来减轻电动汽车晕车症状。首先是调整驾驶习惯,避免急加速和突然松开加速踏板。其次可以在车内播放轻微的背景声音,替代引擎声音提示。乘客方面,建议坐在前排以获得更好的视野,并在感到不适时注视远方固定物体。部分车厂已开始在电动汽车中加入人工引擎声音或振动提示功能。

来源:The Guard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