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篇研究调查美国两性在人生各阶段与谁共度时光,总结了几个亮点,一是友谊在青少年晚期达到顶峰,进入职场和创建家庭后就迅速下降,成年后,男性在工作期间会花更多时间与同事相处,而女性几乎在各个年龄层都会花更多时间陪伴孩子。最后无论男性与女性,独处的时间都会随着年龄增长而稳定增加,老年时每天独处的时间会超过8小时。如何度过这段独处时光,将是老化社会面临的新课题。
调查关注2010-2023年各个年龄层的日常活动,结果发现,青少年时期的时间主要由家人和朋友主导,但高中毕业后,这种平衡发生巨大变化。
美国人一生各阶段与人共度时光的变化。(Source:Visual Capitalist)
一旦进入20岁,与朋友家人相处的时间就会减少,工作就会占据主导地位。男性在25-55岁黄金工作年龄阶段,与同事相处的时间比女性更多,女性在各个年龄层都花更多时间陪伴孩子,在30多岁时达到峰值,每天陪伴时间超过5小时。
中年后只剩下自己与伴侣但到60岁,社交圈就开始缩小。与同事相处的时间急剧减少,孩子们也大多不在家,唯一不变的是伴侣相处时间在老年时期保持稳定,男性和女性每天与伴侣相处的时间都在3-5小时左右,特别是对男性而言,许多人在70多岁时与伴侣相处的时间比任何其他人生阶段都要多。
40岁后稳步增加的时间就是独处时间。独处的时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到80岁时每天会达到8-9小时。虽然这不一定等于孤独,许多人喜欢独处,但确实凸显老化的社会转型。
孤独是老化社会的课题孤独和独处是不同的。独处是客观状态,孤独是一种主观经验,即使周围都是人,仍然会感到被忽视,与世隔绝的感觉。大量研究强调,孤立或孤独感可能导致身心疾病,孤独感增加的死亡风险相当于每天吸烟15支,甚至超过肥胖或缺乏运动。孤独感与心脏病、心理健康问题和过早死亡风险增加有关。
研究估计,每小时约有100人,每年超过 87.1万人死亡与孤独有关,全球六分之一的人口受孤独影响。美国2020年研究发现,超过三分之一的45岁以上成年人感到孤独,近四分之一的65岁及以上成年人,被认为处于社会孤立状态,促使一些国家将这一困境转化为政策议题,并被列入公共卫生议程,如英国与日本都设有应对孤独的专门政府主管单位。
社会关系被认为是与长寿和幸福最密切相关的因素,其中的关键是在社会关系中感觉被需要和有用。法国一项研究发现,感觉自己没用的老年人更容易残疾,日本研究发现,感觉自己没用的老年人,六年内死亡的可能性是其他人的两倍。芬兰研究发现,7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在感到被需要时,10年内死亡的可能性较小。美国研究发现,那些觉得自己不再被需要的老年人患重病或死亡的可能性,是其他人的四倍。
无论现阶段在忙工作还是孩子,中年过后,每个人都会迎来更多独处时间,安排好后半段人生,避免独处造成孤独的有害影响,是健康老化的关键,也是老化社会需面对的新课题。
(首图来源:Flickr/Ian Livesey CC BY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