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事务及库务局长许正宇最近在一个访谈中表示,香港发展稳定币的主要出发点是“希望解决实体经济其中涉及跨境支付的痛点”。他指出,在本币风险较高的地区或国家,若能将稳定币用作跨境支付工具,可以提高资金流转效率及节省交易成本。许正宇强调“稳定币不是用来发财的工具”,希望市场回归发展稳定币的初心。

许正宇解释,港府发展稳定币的决定旨在解决实体经济中的跨境支付问题,特别针对本币风险较高的地区或国家,稳定币可作为更有效的跨境支付工具。港府发展稳定币的决定近期触发股市炒风,许正宇对此表示关注,强调政府和监管者有责任让市场正视听,了解稳定币的本质初衷。他表示,港府初期只会发出个位数稳定币牌照,以管控市场预期。

本地稳定币条例将于8月生效,目前金融管理局正就落实条例咨询市场意见,内容涉及反洗黑钱及其他相关要求。港府期盼条例生效后能够收到发展稳定币申请,目标在今年内发出牌照。香港立法会于5月21日通过《稳定币条例草案》,8月1日开始生效。

全球稳定币发行量已超过2,500亿美元,其中99%与美元挂钩。德国银行估计,2025年全球交易中共有28万亿美元使用稳定币,等于一个稳定币平均每年被反复使用超过100次。稳定币采用区块链技术,交易快捷安全且成本低廉,但也具有隐秘性。

专家指出,稳定币在跨境支付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传统跨境支付通常需要多个中介银行,过程复杂且成本高昂,结算时间可能需要数天。稳定币利用区块链技术可实现24小时即时结算,大幅降低交易成本和时间。分析认为,香港更应发展适量的人民币稳定币,这有助于创建以人民币为本的跨境贸易支付系统,降低世界对美元或美元稳定币的依赖。假如以美元为基础的稳定币涌入香港,金管局的美元储备会下降,对香港的货币制度可能产生冲击。

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