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川普1月20日宣誓就职后,立即签署行政命令,退出世界卫生组织(WHO),并指责其COVID-19疫情和其他国际卫生危机处理不当。此举使WHO面临严峻的财务挑战,并可能对全球健康政策产生深远影响。3日WHO于日内瓦召开第156届执行委员会(Executive Board),财务问题无疑是最受瞩目焦点。
美国一直是WHO最大资金来源,每年援助约占总预算18%。然联合国1月23日表示,收到美国退出WHO申请,依规2026年1月22日退出。若美方资金冻结,WHO被迫出现财务缺口。《彭博社》报道,世卫秘书长谭德塞信件说,世卫暂停招聘、暂缓投资及削减非必要人事。
尽管如此,美国仍在34人组成的WHO执行委员会保有席次。美国代表团由资深外交官德蕾莎·蕾·菲内蒂(Tressa Rae Finerty)率团与会,表明美国并未立刻放弃决策权,仍可影响讨论方向与决策。然美国尚未支付剩下会费且不再自愿性捐款后,WHO如何填补财务缺口,成为各方关注的议题。
WHO每年预算高达数十亿美元,2026年预估再增长9%达75亿美元。预算主要强化会员国基础建设,应对公共卫生危机等紧急应变与援助,小儿麻痹症根除计划及其他全球健康项目。但美国撤资后,庞大资金缺口如何填补仍不确定。虽然根据WHO规定,美国应支付剩余法定会费,但占比更高的自愿性捐款不受限制,恐难补足。
除了财务问题,本次会议还将讨论改善基层医疗、心理健康策略、子宫颈癌消除计划与口腔健康倡议等。环境议题方面,将商讨是否成立新的跨国科学政策小组,并审议新版《全球空气污染行动计划》,目标2040年前将人为污染源导致的死亡减少50%。南亚等污染热区改善缓慢,印度每年约200万人死于空气污染。此外,巴西与11国联合提出“罕见疾病倡议”,呼吁各国创建罕见疾病数据库与研究发展。然而各项计划的推动,都凭借充足资金之注资。
随着美国撤资,WHO面临前所未有的财务压力,其他会员国是否能填补资金缺口仍有待观察。本次会议的决策将深刻影响WHO在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运行与影响力。尽管挑战重重,WHO仍积极调整财务规划,推动多项健康倡议,以确保全球卫生治理不受影响。这场财务危机不仅关乎WHO的内部运行,更可能重塑全球健康政策的未来走向,后续发展值得密切关注。
(首图来源: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