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sla与SpaceX创办人Elon Musk本周在X提出气候“降温方案”,建议部署一组由AI控制的卫星,通过微调地球接收的太阳辐射量抑制全球暖化。这构想类似学术界讨论多年的太空“遮阳伞”方案,但此前主要停留在理论阶段。

Elon Musk提出这种“大型太阳能AI卫星”可通过反射调节地球吸收的能量。他在X发文表示“大型太阳能AI卫星群能通过微调到达地球的太阳能防止全球暖化”,并声称只需要微小调整就足以防止全球暖化或冷却。他甚至提出如果借助月球工厂,年发电量可达百太瓦(petawatt)。

科学界对此方案诸多质疑。研究显示,要在可观尺度上产生气候效果,可能需要数千颗卫星,成本高达数千亿美元甚至数万亿美元。亚利桑那大学教授Roger Angel在2006年提出类似概念时估计,建造太空遮阳伞的成本将超过1,300亿美元,耗时20年。斯图加特大学研究人员在2021年提出的国际行星太阳盾牌估计成本达数万亿美元。

批评人士质疑,相比动辄万亿成本、治理难以落实的太空地球工程,减少排放、提升能源效率、碳捕捉等“已验证技术”更可行。有专家警告即使减少1%至2%阳光,也可能破坏光合作用、农业和生态系统,并改变降雨模式和温度。

具讽刺意味的是SpaceX近期因环保问题遭美国空军叫停火箭发射计划。美国空军在2025年7月暂停与SpaceX合作的高超音速火箭货运测试,原因是生物学家和野生动物保护组织警告,在Johnston Atoll进行的测试可能危害该岛的海鸟种群,包括多个受保护物种。这个环礁是太平洋偏远岛屿海洋国家纪念区的一部分,是14种热带海鸟的重要繁殖地。

Elon Musk同时也在推动太空算力中心与高吞吐Starlink V3卫星群。这类下一代卫星吞吐量可达每秒1太比特(terabit),并能为Starlink网络增加60太比特每秒下行容量,是每次V2 Mini发射容量20倍以上。V3卫星重达2,000公斤,是现有V2 Mini卫星(约575公斤)三倍以上,将首次为用户提供千兆级(Gigabit)网络连接。

数据源:interestingengineer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