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研究揭示,广受欢迎的“科技海绵”清洁脏污时,也释放数以兆计微塑胶纤维,污染环境。这些海绵使用时会逐渐分解,特别是密度较低海绵,会发布进入下水道和食物链的纤维。南京大学与东南大学联合团队研究,魔法海绵每月可能向环境释放超过兆根微塑胶纤维。论文刊登于《环境科学与技术》期刊。

科技海绵主要材料就是美耐皿泡沫,是三聚氰胺甲醛树脂(melamine-formaldehyde resin)制成的塑胶制品。塑胶泡沫制成海绵,具轻巧且有高度磨蚀性等个性,很适合清洁用。但使用途中海绵当然会磨损,就释放微塑胶碎片,经下水道系统进入地球生态,被底层动物摄取后再进入食物链。

为了深入了解严重性,团队调查海绵泡沫密度及表面质地,分析如何影响材料劣化速度及释放微塑胶纤维量。研究员购买三个知名品牌科技海绵,反复摩擦有纹理的金属表面使之磨损,而密度较高海绵磨损速度较慢,释放微塑胶纤维也较少。一个科技海绵每克磨损约释放650万根微塑胶纤维,假设所有海绵平均磨损10%,估算2023年8月亚马逊月销售海绵约释放1.55兆根微塑胶纤维,实际数量应更高。

为了减少微塑胶纤维排放,研究员建议制造商应生产更密实耐磨的海绵。还建议消费者选择不含塑胶的天然清洁产品,家庭或污水处理厂应安装过滤系统,以尽可能收集脱落的微塑胶纤维。

(首图来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