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会议平台Zoom创办人兼行政总裁袁征认为,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将彻底改变传统工作模式,未来人类每周仅需工作3至4天。他同时透露Zoom正开发数码分身技术,用户可派遣AI代表参与会议,自己则可享受海滩时光。

袁征近日接受《纽约时报》访问时表示,每当技术范式出现转变,部分就业机会会消失,但同时会创造新机会。他以初级工程师为例,指AI可协助编写程序代码,但仍需人类管理这些程序。AI也会创造大量数码代理工具,需要专人管理。

Zoom与其他硅谷公司一样全力发展人工智能,致力突破大众对Zoom仅是视频会议平台的印象。袁征举例,AI助手可自动记录会议笔记,用户能以语音指令让AI自动静音或分享文件。未来甚至可派数码分身代替人类参与会议,会后自动生成摘要并采取跟进行动。

“我觉得如果AI能让我们所有人生活变得更好,为什么我们每周需要工作5天?每家公司都会支持每周工作3天或4天。我认为这最终会解放每个人时间。”袁征说。

这个观点获得多位科技界领袖支持。Microsoft联合创办人Bill Gates先前预计,以AI目前创新速度,未来10年内“大部分事情”将不再需要人类处理。当公司不再需要人类时,留下来的员工将不必每天返工。

Nvidia行政总裁黄仁勋8月在Fox财经网节目中表示,各行业对AI的快速应用很可能将工作时间推向每周4天。不过他预计工作可能只会被压缩成紧凑时间表,导致人们“未来会比现在更忙”。

摩根大通CEO Jamie Dimon 2023年也表示,由于AI科技发展,下一代员工每周只需工作3.5天,并且“将活到100岁”。

袁征描述未来工作愿景时说:“我可以派遣数码版本的自己参与会议,这样我就能去海滩。或者我不需要检查电邮,数码版本的我可以阅读大部分电邮。也许只有一两封电邮会告诉我“Eric,数码版本很难回复,你可以处理吗?””

这项数码分身技术将建基于个性化大型语言模型。袁征解释:“现在限制在于今天的大型语言模型,每个人都共享同一个模型,这没有意义。我应该拥有自己的模型 — Eric的模型、其他人的模型。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模型,这就是数码分身的基础。”

虽然Zoom靠线上会议起家,疫情期间让许多行业实现远程工作,但公司本身并非完全采用线上办公。袁征表示,实行混合办公模式并非希望员工重返办公室,而是出于亲身体验及使用自家产品的需要。

他认为面对面会议仍具有巨大价值,但有了AR技术和智能传感器,无论身在何处,人们用Zoom开会时都会像亲身面对面交流一样。

作为会议专家,袁征建议如何让开会更有生产力。首先要做好准备,会前确定必要参会人选和议程。其次确保每个人都能在会上展现真实想法,不必太客气礼貌。袁征指“在Zoom会议中,人们往往过于友善,会变得过于正式,稍微打断一下是可以的,最后会议结束后需及时跟进。”

被问及Zoom会议最佳时长,袁征表示他公司每周一的线上员工会议从上午10时半到下午1时半,持续3小时,“超过3小时就可能太长了”。

袁征2011年创立Zoom前曾在WebEx和Cisco工作,他对其他创企业的建议是:“别等了,赶快开始。比起替别人工作,你能学到更多。”他回忆自己41岁开始创业时精力还算充沛,但每隔5年就觉得精力越来越不如从前。“创业年纪愈大,精力就愈少。”。

数据源:Fortu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