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村台湾智能优选主动式ETF(00980A)将于5月5日挂牌上市,声明台湾正式进入主动式ETF新时代。相较之下,美国早在2008年就推出全球第1文件主动式ETF,截至2024年底,全球主动式ETF已突破3000文件,总资产规模超过1兆美元。

台湾ETF市场这几年蓬勃发展,增长速度名列全球前茅。投信投顾公会及基金资讯公告平台统计,截至2024年底,台湾ETF总规模突破新台币6.4兆元,年增率超过6成,稳居亚洲第3大市场,不过皆属于被动关注指数的被动式ETF。

在主动式ETF方面,台湾相对落后,投信企业整理统计,美国早在2008年就推出全球第1文件主动式ETF,2011年英国、欧洲相继开放,接着是澳洲、韩国,2023年日本也跟进。

观察全球主动式ETF市场发展,从2008年的21文件,到2020年突破1000文件,大约花了12年时间,近几年增长加速,2023年突破2000文件,2024年底更一举突破3000文件。

群益投信统计,从2020年至2024年的短短4年,全球主动式ETF市场的总资产规模增长率高达308%,到2024年底总资产规模已超过1兆美元。目前主动式ETF占全球ETF市场比重约6.5%,而台湾主动式ETF市场才刚起步,未来有很大增长空间。

相较传统被动式ETF是关注指数,主动式ETF最大差别在于有基金经理人负责操盘,依照投资目标及策略主动构建及调整投资组合。到底是人脑厉害,或是无脑关注指数能创造最大绩效,一直以来是投资市场的一大悬案。

谈起主动式ETF,大家最常联想到有“女股神”封号的伍德(Cathie Wood)主持的方舟投资(Ark Invest),旗下主动式ETF ARKK成立于2014年,为市场的指标性产品,2020年至2021年COVID-19疫情期间,ARKK的绩效曾1年内飙升152%,让伍德与ARKK一战成名。

不过随着2022年美国进入升息周期,创业公司产业受到高利率冲击,股价表现失色,ARKK截至2024年底的近3年报酬率落入负数,跌落神坛。

对此,野村投信策略暨营销处资深副总经理黄宏治认为,由于市场随时在波动,绩效会跟着改变,到底人脑或无脑关注指数厉害,恐怕没有标准答案。

惟黄宏治认为,比起传统ETF,主动式ETF在操作上确实更具弹性与时效性。以最近美国对等关税掀起全球股市动荡为例,被动式ETF是关注指数,必须把持股尽量买满,以贴近指数,但主动式ETF的最低持股水位可以降到7成,操作上有更大弹性空间。

另外,被动式ETF所关注的指数,可能半年、1年才调整一次成分股,主动式ETF则可以随时动态调整,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更具即时性及时效性。

(首图来源: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