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治疗已迈入标靶药物与精准医疗的时代,但对某些癌症的疗效仍很有限,罕见卵巢癌LGSOC(Low-Grade Serous Ovarian Cancer)就是其一。近期英国癌症研究院(The Institute of Cancer Research)主导的临床试验显示,结合两种标靶药物组合疗法,不仅疗效更佳,也可能为许多类似MAPK信号驱动的肿瘤治疗带来新曙光。论文刊登于《Nature Medicine》期刊。

抑制单一致癌信号策略为何失效?

当药物针对癌细胞的某一特定致癌信号渠道施加压力时,癌细胞往往不会乖乖就范,而是迅速激活其他替代路径维持生存。这种快速适应变化的能力称为“信号塑性”(signaling plasticity),是癌细胞的关键求生机制,也是肿瘤产生抗药性的主因之一。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科学家开始发展“组合疗法”(combination therapy),同时封锁主要与替代的信号渠道,以降低癌细胞“另辟蹊径”机会。

本次临床试验使用的药物之一是avutometinib,是新MAPK信号路径的抑制剂。将此路径上游RAF和MEK信号蛋白形成稳定却不具活性的蛋白复合体,彻底阻断MAPK活化作用。这种设计比传统MEK抑制剂更能防止信号绕道重启,且毒性较低,可间歇式给药(每周两次)而避免副作用。

本次采用另一药物为defactinib,作用在细胞附着与信号集成的关键节点蛋白FAK。当MEK被封锁,癌细胞可能改由FAK渠道绕道启动MAPK信号以维持生存;defactinib加入正好截断此补偿路径,让癌细胞“无路可退”。

组合疗法对于LGSOC疗效显著,副作用更低

本次临床一期试验,共纳入90名病患,包含LGSOC、KRAS突变之非小细胞肺癌、大肠癌与胰腺癌等类型。接受组合疗法后,LGSOC患者反应最佳,显示特别适合此类癌症。整体而言,有45%受试者肿瘤明显缩小。更令人振奋的是,86%受试者肿瘤都有缩小趋势,显示此疗法对多数病患都产生正面影响。

此外,只有少数患者因副作用中断疗程。这与过去LGSOC临床实验,动辄高达30%的停药率形成鲜明对比。

基于此优异结果,美国FDA授给此组合疗法“突破性疗法认定”(Breakthrough Therapy Designation),并允许第三期临床实验。若未来试验持续显示疗效与安全性,这项组合疗法有望成为LGSOC标准疗法。

此研究重要性,不仅提供LGSOC新疗法,更突显崭新抗癌思维:癌细胞的致癌信号不是单一直线,而是交错复杂的网络。若要有效对抗癌症,不能只封阻一条信号渠道,而需同步尽量封锁所有路径,以遏止癌细胞反扑。设计出能压制癌细胞信号塑性的策略,为癌症标靶疗法提供可扩展的架构与思路。未来,更多生物标记发现与药物优化,我们有理由相信,组合疗法将成为对抗多种恶性肿瘤的犀利武器。

(首图来源: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