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近日观测到超大质量黑洞历来能量最强的闪光,这现象似乎是因为一颗巨大的恒星偏离原轨道,过于接近黑洞,被撕裂吞噬所引发。

路透社报道,研究人员表示,这次闪光在最明亮时,其亮度比太阳高出10兆倍。该闪光源自一个位于遥远星系、质量约为太阳3亿倍的黑洞,距离地球约110亿光年。光年是光在一年内行进的距离,约为9.5兆公里。

黑洞是密度极高的天体,重力强大到连光都无法逃脱。目前认为多数星系中心都有一个黑洞。本次研究涉及的这个黑洞,质量极为庞大,甚至比我们银河系中心那颗约有太阳400万倍质量的黑洞还要大。

科学家指出,这次闪光最可能的成因,是一颗大质量恒星被黑洞吸入。当这颗倒霉的恒星物质向黑洞内部坠落,抵达无法从黑洞回头的位置时,便会释放能量产生闪光。

研究团队推测,这颗恒星的质量至少为太阳30倍,甚至可能高达太阳的200倍。研究人员表示,它可能原本是黑洞周围一群绕行的恒星之一,后来因与其他天体互动而被推向离黑洞更近的轨道。

论文主笔葛兰姆(Matthew Graham)说:“很有可能这颗恒星原本绕行在超大质量黑洞周围轨道上,后来与另一个更大质量的天体碰撞,结果被撞进黑洞。”葛兰姆补充:“它因此被置于一个更加椭圆的轨道,最近时离超大质量黑洞极近──结果就是太近了。”

超大质量黑洞周围通常环绕着一圈被重力吸引进来的气体与尘埃所形成的盘状区域。

纽约市立大学(CUNY)曼哈顿社区学院与研究生中心的天文学家暨论文共同作者福特(K.E. Saavik Ford)说:“无论最初如何发生,这颗恒星最终离超大质量黑洞够近,因为黑洞重力极强而被“意大利面化”──也就是恒星被拉长成细长状。这些物质接着绕行黑洞盘旋坠落。”

这次闪光,正是因为恒星被撕裂后逸出的气体受热发光、最终坠入被遗忘深渊时所释放的能量。

参与事件的恒星质量异常庞大。

福特表示:“如此大质量的恒星其实非常稀少,因为小质量恒星形成得更频繁,而大质量恒星寿命极短。”

科学家推测,围绕超大质量黑洞运行的恒星有可能通过吸收盘旋黑洞周围的物质而质量逐渐增加,变得异常巨大。

研究人员运用加州、亚利桑那州与夏威夷的望远镜观测这次闪光。他们也考虑过其他可能原因,如恒星寿命终结时爆炸、黑洞喷射物质束朝外流动,或是因“重力透镜”让较暗的事件变得看似明亮,但都与数据不符。

由于光需要时间才能传到地球,天文学家观测如此遥远的事件时,其实相当于是在回顾宇宙早期的历史。

观测期间,闪光亮度增强了40倍,推测是随着越来越多恒星物质坠入黑洞所致,并于2018年6月达到巅峰。其亮度是以往所有已知黑洞闪光的30倍。目前这个现象仍在持续,但亮度正逐渐减弱,整个过程估计将持续约11年。葛兰姆说:“这道闪光目前还在逐渐消退。”

(首图为示意图,来源: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