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了快四年,Spotify终于开放“无损音质”功能!虽然早在2021年就预告会推出,却一拖再拖,直到上月才宣布正式上线。而这波更新也终于在台湾发布,Premium会员现在就能打开设置使用高达24-bit的FLAC格式音乐。
Spotify在9月中官宣这项新功能,命名为“Lossless Listening”,支持最高24-bit/44.1 kHz FLAC无损格式。只要是已经订阅的Premium会员,不用额外付费,就能体验更细腻的声音细节。这次采“分阶段上线”,10月起会陆续推送给全球50多个地区的用户。
台湾用户目前已经可以在手机或PC机版的Spotify App里看到新选项,代表已被纳入首波更新范围。
想打开这项功能,只要进入Spotify App的《设置》《媒体音质/画质》,在“音频流媒体播放品质”选择“无损”即可。Wi-Fi和移动网络能分开设置,建议下载歌曲前也切成无损音质,才能享受完整体验。
不过要注意的是,每小时播放无损音乐大约会吃掉1GB流量,Spotify建议尽量在Wi-Fi环境下使用,网速也最好超过1.5 Mbps才不会卡顿。
虽然无损音质听起来很诱人,但要真正感受到差异,设备也不能马虎。Spotify官方表示,最理想的搭配是有线耳机或音响,蓝牙虽方便但受限于传输协议(如AAC)会有压缩,恐怕无法发挥无损音质的优势。
若你是Android用户,设备支持LDAC或aptX HD编码的话,还能享有接近无损的体验;反之,iPhone用户因为只支持AAC,听起来可能就没那么“感动”。
虽然Spotify无损音质终于上线,但也有几个限制:
支持最高仅44.1 kHz,与Apple Music、Tidal等竞品的96kHz、192kHz相比略显保守。
有些歌曲可能还没转成FLAC格式,播放时会回落到高品质压缩音源。
若使用Chromecast或部分智能音响,可能还未支持无损播放,需要等设备厂商更新固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