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之前不断强调厂商应该在美国生产电子产品,包括智能手机,不少专家认为在美国生产智能手机甚有难度,而真正在美国生产智能手机的Purism最近就分享指,在美国生产并非不可能,只是由于成本问题,令产品价格高昂、规格落后,与现在市面旗舰级设备仍有极大距离。

总部位于加州Carlsbad的科技公司Purism,曾推出一款名为Liberty Phone的手机,是目前最接近“美国制造”的智慧手机。它的设计与性能未及iPhone,反映出美国在硬件制造链上的现实限制。

Purism创办人Todd Weaver表示,Liberty Phone的主板由公司自行制造,处理器则由荷兰半导体公司NXP于美国德州奥斯汀工厂生产,组装工作也在加州完成。不过,设备内部仍有部分零件来自亚洲,包括来自中国的屏幕和电池,以及来自韩国的主相机。Weaver说,虽然已尽最大努力使用美国零件,但部分核心组件在美国根本没有供应链,只能从海外采购。

Liberty Phone售价为1,999美元(约港币HK$15,591),但性能却落后一代:设备使用为汽车设计的处理器,采用Purism自家开发的PureOS系统,仅支持通话、短信、网页浏览及少量基本应用程序。这些规格,与主流旗舰手机如iPhone 16 Pro Max相比,无论硬件还是软件支持都明显有距离。

Purism每月可生产约10,000部手机,累积销量未达100,000部。虽然Liberty Phone制造成本约为650美元(约港币HK$5,070),比iPhone 16 Pro Max在中国制造的550美元(约港币HK$4,290)还高,但其硬件规格就比较入门,包括分辨率较低的屏幕、内存容量较小,以及只配备入门级摄影镜头。

Weaver指出,Liberty Phone并非用作与iPhone竞争,而是针对重视隐私的用户群体。他透露,Purism约有一半客户为美国各地的政府机构,其余则是网络安全爱好者、父母希望给子女使用更简化的电话、长者或想避开大型科技公司的用户。

即使将来投资扩展产能,Weaver估计也需添置新设备、增加工人和厂房空间。他目前未有获得传统风险投资资金,全靠销售收入和群众募集资金维持运行。不过,由于初期订购大量零件,现阶段即使实施进口关税也不会大幅增加成本。他认为,若未来美国长期对电子零件征税,Liberty Phone的制造成本反而更具竞争力,因为部分便宜组件涨幅不大,同时有更多部件有机会在美国境内生产。

Fieldhack强调,虽然Intel等公司已在美国设厂生产芯片,台积电(TSMC)和美光(Micron)也正扩建本土设施,但这些产能仍只占全球极少部分,大多数科技企业仍缺乏把生产完全迁回美国的动力。

来源:WS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