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普及,数字新闻取代了依靠分类广告、订阅收入维生的纸质出版。如今AI掀起新浪潮,冲击新闻业未来。

AI工具正在取代传统搜索引擎,它汇集整理出人们想要的资讯,于是人们不再点击搜索结果中的连接网址、前往网站查看更多资讯,导致新闻网站的推荐流量暴跌,新闻业多年来依赖的流量骤减,势必冲击营收数字和公司运营。

根据网站分析工具SimilarWeb数据显示,过去3年《哈芬登邮报》(HuffPost)桌面版和移动版网站从搜索引擎带来的流量减少一半以上,《华盛顿邮报》(Washington Post)的状况也差不多。

又如Business Insider在2022年4月至2025年4月之间,从搜索引擎带来的流量下降55%。为此Business Insider上个月裁员约21%,首席执行官Barbara Peng表示此举帮助公司度过无法控制的极端流量下滑。

《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首席执行官Nicholas Thompson在年初一场公司会议表示,应假设来自Google的流量跌至零,急需调整商业模式。他在日前采访就表示,公司通过改进应用程序、增加纸质发行量、增加活动,来与读者创建关系。

事实上,Google搜索中的“AI总览”(AI Overviews)自去年推出,用户能以自然对话方式进行查询,比以往更有机会找到想要的资讯。上个月更从美国市场开始,启动新的AI搜索功能“AI模式”(AI Mode),它具备更高端的推理和多模态互动能力,可以理解用户进一步的补充提问,也能深入探索更多实用的网页内容。搜索结果页面将会看到“AI模式”分页,同时极少显示连接。

“Google正从搜索引擎转型成答案引擎”,Nicholas Thompson接受《华尔街日报》(Wall Street Journal)采访这么说,“我们必须制定新的策略。”

《华盛顿邮报》出版人暨首席执行官William Lewis则认为,搜索结果无需点击,答案通过AI快速生成,这对新闻业构成严重威胁。为此《华盛顿邮报》展开紧急行动,与以往被忽略的受众重新创建联系,开拓新的收入来源,为“后搜索时代”做好准备。

道琼斯公司(Dow Jones & Company)以及旗下《华尔街日报》的首席营销官Sherry Weiss也表示,随着搜索格局转变,公司专注于创建读者信任并培养习惯性流量。“在推荐生态持续演变之际,我们致力于确保读者因需求直接来访问我们”,她说。

Google仍强调,承诺为网站导入流量,对于热门新闻查询会优先显示连接网址而非AI总览,至于较旧的文章内容或生活风格类内容的查询,可能显示的是AI总览。不过,新闻企业的流量和收入数字摆在眼前,而且用户渐渐采用AI搜索的行为转变成了不可逆的趋势

值得关注的是,新闻企业应对AI浪潮改变搜索行为的同时,也在寻找保护版权内容的方法,因为训练大型语言模型,多以网络公开数据作为数据源,就有侵犯版权的嫌疑。

就有新闻企业对AI公司提起诉讼,同时也与其他公司完成授权协议。像是《纽约时报》控告OpenAI和微软,近日宣布与亚马逊签署AI授权协议。《华尔街日报》母公司新闻集团(News Corp)与OpenAI有内容合作,并对Perplexity提出诉讼。

Google搜索是过去十多年来稳定流量的来源,如今生成式AI重塑网际网络的使用方式,正对新闻业带来巨大冲击。

(首图来源: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