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火环带矿床发现的黄金源自地函深处,它们被运至地表形成矿层的确切机制一直存在争议,直到最近,一项研究找到新地质机制解释地函金矿如何上升至地表形成金矿,有助未来的金矿勘探工作。

金是一种活性极低的惰性金属,如果没发生什么事“迫使”金离开,基本上金会一直留当地函内,因此黄金如何从地函被大量运输至地球表面的过程仍有待厘清。

直到最近一个新的热力学模型发现,地函黄金运输关键可能在于特定种类的硫。

我们知道硫与黄金具很强结合力,新研究表明,在活火山下方数十公里高压高温环境形成的特定种类硫,似乎擅长吸引黄金离开地函并进入岩浆,然后输送到地球表面。

事实证明,这种金三硫复合物(gold-trisulfur complex)具高度流动性,一旦附带于岩浆中,黄金向上形成金矿层供人类开采只是时间问题。

具体来说,新的热力学模型揭示一种以前未知的金硫复合物,能为某些俯冲带矿物系统黄金浓度非常高的情况提供最合理解释。

与火山活动有关的黄金矿床通常形成于板块交会处,即一个板块边缘滑到相邻板块下方的俯冲带,当两个板块相互作用催生出充满地震与火山的区域,来自地函的岩浆便有机会上升到地表,而原本致密、停留当地函的黄金容易与三硫结合,形成融入岩浆的金三硫复合物,并通过这些火山活动上升到地表沉积。

这项研究除了促进我们对黄金矿床形成方式的理解,也将对未来勘探产生积极影响。

新论文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

(首图来源: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