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太空探索公司SpaceX所运营的Starlink卫星网络,目前平均每天有一至两颗卫星重返地球大气层焚毁,成为太空退役程序的一环。不过专家警告,这样的频率若持续上升,对地球环境可能造成长远影响。
哈佛大学天体物理学家暨太空关注专家强纳森・麦道威尔(Jonathan McDowell)近日接受外媒访问时指出,随着Starlink及亚马逊Kuiper等大型低轨卫星星座迅速扩张,全球低轨卫星总数将很快突破3万颗,届时每日恐将有5颗卫星焚毁于大气层中。

根据McDowell说法,目前Starlink卫星的退役策略是利用卫星本身推进器将其轨道降低至600公里以下,再依靠大气阻力使其快速烧毁,以降低“太空垃圾”带来的灾难风险。但他也警告,若遇到太阳风暴等异常事件,可能导致大量卫星同步失效,届时将产生高密度太空残骸,进一步引发“凯斯勒综合症”的风险。
他进一步指出,即使只有1%卫星在失效后无法退役,按照预估规模计算,也将有约300颗“幽灵卫星”永久滞留轨道,形成潜在的碰撞隐患。
除了SpaceX之外,McDowell也提到中国新一代低轨卫星计划所带来的潜在风险。部分中国卫星计划选择部署于600至1000公里高度的轨道区域,而该区域早已挤满苏联时期火箭残骸与其他太空垃圾。一旦出现连锁失效,后果恐难以收拾。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中国高轨卫星更部署在1000公里以上,其失效后难以通过自然拖拽方式脱离轨道,可能在太空中漂浮数百年。至今中国官方尚未对这些卫星提出明确的退役机制,引发外界关注。
在环境方面,McDowell也表示担忧。他指出,目前约10%的高层大气金属污染来自卫星与火箭焚毁残骸,未来这一比例恐升至50%。“我们可能正无意间将大气层变成焚化炉,这对地球生态的长远影响不可忽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