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诺贝尔医学奖于今(6日)正式揭晓,由美国系统生物学研究所学者Mary E. Brunkow、美国免疫学家Fred Ramsdell与日本免疫学家坂口志文(Shimon Sakaguchi)获奖,以表彰他们在“外周免疫耐受”(peripheral immune tolerance)这领域的发现。

人体强大的免疫系统必须受到调节,否则可能攻击自身器官。Mary E. Brunkow、Fred Ramsdell以及坂口志文因为在“外周免疫耐受”(peripheral immune tolerance)的开创性发现,研究揭示了免疫系统如何避免伤害自身。

人体的免疫系统每日都在保护人体、避免受到各种试图入侵身体的微生物攻击。这些微生物外观都不一样,其中许多甚至演化出与人体细胞相似的伪装方式,但免疫系统究竟如何判断哪些应该攻击、哪些应该保护呢?

诺贝尔委员会主席Olle Kämpe指出,三位诺贝尔得主的发现,对人们理解免疫系统如何运行,以及为何并非所有人都患严重自体免疫疾病,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他们发现免疫系统的安全守卫,即“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能防止免疫细胞攻击我们自身的身体。

日本免疫学家坂口志文于1995年的研究与当时主流观点不同,后者认为免疫耐受仅在胸腺内发展,通过“中枢耐受”(central tolerance)机制,将可能造成伤害的免疫细胞清除。然而,坂口证明免疫系统的运行更复杂,并发现过去从未知道的免疫细胞,是能保护身体免于自体免疫疾病,也是第一个关键发现。

Mary E. Brunkow和Fred Ramsdell则于2001年有另一项关键发现,解释了为何某特定品系的小鼠特别容易患自体免疫疾病。他们发现,这些小鼠的基因中有一个突变,并将其命名为“Foxp3”,同时也证实人类对应的基因发生突变,会导致严重的自体免疫疾病“IPEX”。

两年后,坂口志文将这两项发现连接起来,证明Foxp3基因控制他在1995年鉴别那些细胞的发育,这些细胞称为“调节性T细胞”,负责监控其他免疫细胞,确保免疫系统能对自身组织产生耐受性。

三位诺贝尔奖得主的发现开创了“外周免疫耐受”研究领域,推动癌症与自体免疫疾病的医疗治疗发展,有望提升器官移植的成功率。目前已有数种相关疗法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首图来源:诺贝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