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业转型面临重大考验,除传统汽油车厂大量倒闭,电动汽车价格大战才刚刚拉开帷幕,专家认为,电动汽车激烈竞争可能会持续二至三年才会稳定,届时只有少数车企能存活。
纽约时报中文网今天报道,中国西部最大城市重庆的郊区曾有一家中国企业和韩国汽车巨头现代汽车的合资企业,工厂2017年投产,配备生产汽油汽车的机器人和其他设备,但去年底现代出售园区,目前园区荒草都及膝了。
纽约时报指出,中国百余家工厂每年能生产近4千万辆内燃机汽车。这约是中国人想购买数量的两倍,随着电动汽车越来越受欢迎,内燃车销量迅速下降。3月中国35个最大城市,电动汽车和油电混合动力车的总销量首次超过油车。数十家以汽油为动力的车厂要么勉强运转,要么已停产。
纽约时报表示,中国的汽车工业向电动汽车转型,转型预定持续数年,最终让许多传统内燃机汽车工厂倒闭。电动汽车销量也有警讯,因去年夏天以来,随着中国消费者因房地产市场危机减少支出,增速减半。
华尔街日报中文网报道,中国电动汽车面临销售放缓,后起之秀加剧市场竞争压力,2023年后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厂商一直大规模降价。4月特斯拉(Tesla)、理想汽车和其他中国车企打开史无前例降价竞争,中国市场持续多月电动汽车价格战又延续,且分析认为,电动汽车价格大战才刚拉开帷幕。
建银国际分析师曲克表示,鉴于目前市场供过于求且中国消费者不太愿意大举支出,一直到第三季竞争都会更激烈。电动汽车价格一路下降可能的结果是,受欢迎程度会继续上升,但另一个可能结果是,规模最小车企面临更大倒闭风险。
野村证券分析师应重熙(Joel Ying)认为,中国目前竞争可能持续二至三年,然后市场才会进入新稳定阶段,届时市场竞争者可能大大减少,只剩下少部分存活。应重熙提到“对热门公司,我认为无论如何都会找到出路”,但对规模小、未上市、产量有限公司来说,“将面临更多挑战”。
晨星(Morningstar)股票分析师Vincent Sun说,亏损企业很可能继续烧钱,故融资能力对生存非常重要。
(首图来源: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