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恒星大志气,可惜逆袭未果。天文学家最近发现一对质量相当的恒星与黑洞周旋多年,恒星曾试图反抗黑洞吞噬,虽然最终仍逃不过死亡命运,却因此引发一种奇怪超新星类型。
2023年7月,史维基瞬变探测器(Zwicky Transient Facility,ZTF)在AI系统协助下观测到一场超新星爆炸事件,位于7.3亿光年外,命名SN 2023zkd。
一开始,SN 2023zkd看起来只是典型超新星:明亮闪光信号随着时间推移逐渐消失。但几个月后,天文学家注意到它再次变亮,回顾文件数据进一步发现,该系统亮度在爆炸前曾持续增加长达1,500天(约4年),这么长的爆炸前增亮阶段很少见,详细分析表明恒星曾经历2次喷发发布大量气体,第1次光度峰值为爆炸波撞击低密度材料,几个月后第2次峰值则是与一个稠密盘状云团缓慢且持续的碰撞引起。
研究人员认为使恒星出现这种模式的最好解释,是一对质量相当的恒星与黑洞互相绕旋多年,恒星曾试图反抗与吞下黑洞,但此举导致黑洞的重力压力引爆恒星;另一种解释则是黑洞在恒星爆炸前就将恒星彻底撕裂。
无论哪种方式,黑洞都是最后赢家,而恒星承受爆炸性死亡。
AI技术应用让天文学家更高效分析大量数据,从而捕捉到这些罕见天文现象,SN 2023zkd事件不仅丰富我们对宇宙极端环境物理过程的理解,也为未来天文研究提供新方向和课题。
新论文发表在《天文物理期刊》(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首图来源:加州大学圣塔克鲁兹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