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特区政府创新科技局主办的“创新科技嘉年华2025”将于10月18日至26日一连9天在香港科学园举行,以“创科点亮梦想”为主题,汇聚约50个活动伙伴展示本地科研成果。发布会上,创新科技局局长李国彬表示,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最新公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深圳香港创新集群排名全球第一,这不仅是对科研实力的肯定,也是对整个创科生态圈的赞誉。

活动预览会特邀3个不同界别单位展示重点研发项目,包括香港浸会大学、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及保良局颜保宁书院,展示人工智能医疗诊断、消化道检查技术及智能交通解决方案。

创新科技局局长李国斌。

香港浸会大学团队由张世平教授带领,展示“观舌变成”AI应用程序,结合人工智能与传统中医理论,提供快捷方便的远程健康评估。该系统可通过手机镜头拍摄舌像分析人体寒热虚实,准确率达85%,并可检测糖尿病风险,为用户推荐相应中医食疗茶饮。

香港浸会大学张世平教授。

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团队展示专为胶囊内窥镜开发的无线高速传输芯片,突破现有技术限制。覃兆童博士介绍,该芯片支持7.2Mbps超高传输速率,较现有产品提升7.2倍,并可支持双镜头设计。芯片体积仅5毫米乘5毫米,可节省42%电路板面积,续航时间超过24小时,足以完整检查整个消化道。

该技术针对亚洲地区消化道癌症高发问题,在中国癌症患者中超过26%与消化道相关,而死亡病例更超过28%。相比日韩两国胃癌患者5年生存率高达75%至80%,中国患者往往发现在已届中晚期。

保良局颜保宁书院学生团队研发“Intellij Light智能路灯系统”,运用人工智能和视觉技术即时侦测交通异常状况。当系统侦测到车辆故障或交通意外,会即时向其他路灯发送信号,通过闪光灯频率和颜色提醒后方驾驶者减速或转换车道,防范二次碰撞事故。

系统设计灵感来自2024年3月大佬山公路交通车祸,一名男子因事故在路中停下后遭后车撞死。根据统计,香港每年发生超过15,000宗交通事故,约100人因此丧生,其中不少为可避免的二次事故。

今年嘉年华安排约150场创科工作坊及15场网上讲座,涵盖人工智能、绿色科技等范畴,并展出第二届城市创科大挑战得奖方案。活动更与《大侦探福尔摩斯》卡通合作推出限量版联名精品,包括折扇和手提袋等纪念品。李国彬局长表示,期望“创新科技嘉年华”活动每年吸引超过200,000人次参与,让一家大小都能体验科学乐趣。

数据源:创新科技嘉年华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