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人口快速老化,阿兹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等神经退化性疾病已成为各国巨大挑战。近年问世的阿兹海默症新药Lecanemab(乐意保)因独特原理作用及卓越疗效广受瞩目。但新药如今面临“性价比”争议,日本厚生劳动省考虑调降定价,以减轻医保体系压力。
传统阿兹海默症药物主要改善症状,无法逆转病程,而Lecanemab可清除大脑沉积的β类淀粉样蛋白(Aβ,Amyloid-beta),此蛋白咸认为致病因素之一。临床实验显示,Lecanemab可减轻轻度认知障碍或早期阿兹海默症患者失智恶化的速度,平均延缓约27%认知功能衰退,无疑是阿兹海默症疗法的大突破。
一年300万日元的药价重担尽管Lecanemab为失智患者带来无限希望,但每位病患每年高达300万日元药费也引起日本政府关注。日本中央社会保险医疗委员会(Central Social Insurance Medical Council)近日指出,Lecanemab“成本效益”(cost-effectiveness)相较传统药物略为偏低,建议价格应下调15%,以反映与现有药物的经济效益差异。但降幅仍待审议,并考虑能否间接降低社会看护成本。
面对“性价比不高”质疑,研发Lecanemab的日本药厂卫采公司(Eisai Co.)表达强烈异议。卫采成本效益分析模型,更完整纳入Lecanemab长期减缓病程、改善患者与家属生活品质、延缓进入机构看护等潜在效益。若仅从短期医疗支出来看,确实无法完全反映Lecanemab这类改变疾病自然进程药物的真正价值,呼吁政府重新考量分析架构。
日本是全球高龄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失智人口几十年内将持续上升。日本厚生劳动省统计,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约30%。若高价药物(如Lecanemab)大量纳入医保给付,可能造成沉重财务压力。另一方面,若不鼓励创新药物进入市场,则可能错失改善病人生活品质与降低长期看护成本的契机。如何在创新与可持续发展间取得平衡,已成为日本这高龄化社会的一大难题。
Lecanemab价格争议不只是日本问题且Lecanemab在美国同样面临相似价格争议,非营利机构临床与经济评估研究所(Institute for Clinical and Economic Review)也质疑性价比,并建议“合理价格范围”介于8,900-21,500美元,远低于原定价(约26,500美元)。将来Lecanemab进入更多国家,类似讨论势必更常出现。
Lecanemab药价争议不只是新药价格攻防战,更反映当代医疗科技进步的挑战,是患者健康希望与经济压力的交会点,也是我们如何照顾失智长者、善用公共资源的试金石。
(首图来源:卫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