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科技产业,工程师的升迁是否真能只凭能力说话?对于在亚马逊服务超过十年的前工程总监Dave Anderson而言,答案可能令许多人意外。他直言:“你能不能升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的主管会不会写文件。”

Dave Anderson最近在《The Pragmatic Engineer》Podcast中接受采访时,提到了这一点。

这里的文件并不是指作文,而是在亚马逊文化中的“6-pager”,指的是在会议场合要用6张A4大小的文本备忘录来表达完你所有的事情。而在决定工程师是否调升时,主管也要出一份“6-pager”的晋升报告。Anderson认为,在亚马逊,这不仅是晋升的标准化流程,更是公司制度文化的核心投射

自创办以来,亚马逊即以其重视书写文化著称。无论是内部会议提案,抑或产品方向决策,一切都必须经过书面形式讨论,而非口语表达或图表主导的演示文稿。这套书写文化也同样延伸到人才管理领域。

就晋升申请的6-pager来说,文件内容需详实说明候选人对照晋升等级的表现指标、贡献案例、跨部门影响力、团队领导等综合能力评估。这些文本将由主管起草,并交由更高层级的审查委员会讨论与定夺。

Anderson坦言:“晋升与否,不只是工程师的个人实力,还高度依赖主管能否清楚、有逻辑地书写这份文件。这是对管理者观察力与语言组织能力的双重考验。”

回到亚马逊的工程师职业生涯来说,亚马逊的工程师职级架构从L4开始,最高可达L10。以下为简要对照:

有趣的是,Amazon没有L9,至今官方未给出明确原因。

Anderson指出,从L4升到L5相对顺利,但从L6要再往上,几乎是“指数级困难”。

L4→L5:稳定完成任务、达标绩效,两年内通常可晋升

L5→L6:需展现独立技术判断与初步领导能力

L6→L7:必须对多团队有贡献,具系统设计影响力,还需高端推荐与精心设计的6-pager文件

他表示,许多任务程师在L6停留多年,不是因为不够好,而是制度门槛极高,没有正确的团队与主管资源,很难突破。“L6往上,已不只是个人表现,而是组织认可。”

根据亚马逊内部人资制度说法,每往上一级,所需准备的数据、取得推荐的难度与审查标准,均以非线性的方式提升。简而言之,愈高端的晋升,愈像是在进行一场“结构完整的职业生涯论文答辩”。

然而,这套看似公平的制度,也潜藏不少风险。如果主管文笔有限、不擅叙述、理解不够深入,可能导致优秀人才无法被正确呈现。

Anderson指出,部分管理者甚至为了自己晋升资格,会刻意扩编团队规模,争取管理人数门槛。这使得原本应该由业务需求决定的组织变动,转化为职业生涯策略的延伸工具。

“主管不会写6-pager,等于限制了整个团队的上限。”

Amazon的晋升文化,是“制度导向”与“文件信仰”的实践。这里没有走廊升迁,也没有运气成分,只有文件、逻辑与背书。

正如Dave Anderson所说:“这是制度设计下的公平竞争,但也是一场文本的马拉松。”

在这场没有舞台的比赛中,别人能把你写得清楚、讲得明白,才是你存在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