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面板产业面临技术升级、市场需求变化等趋势和挑战,美国加征关税政策等地缘政治局势变化,也使笔记本供应链面临挑战与转型。集邦科技14日举办“显示新视界:面板产业x技术升级新预期”研讨会,于会中一一探讨相关产业趋势。

电视面板市场

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LCD(液晶显示器)电视面板供应链正发生微妙变化,前者因出色的对比度、更薄巧设计日渐提升竞争力,后者于中低端市场仍占据主导地位。集邦科技研究副理陈巧慧指出,OLED电视面板增长主要有两个来源,一个是三星电子扩大OLED产品布局,另一个是OLED主要销售区域之一:欧洲经济体复苏,恢复对OLED电视面板的需求。

但以今年来看,OLED电视面板出货量预估720万个,相较去年没有明显增长,原因来自供应端变化,虽然韩国LGD今年将彻底淡出LCD电视面板供给市场,但LGD也不打算通过削价方式刺激OLED电视面板销售量。

然而出货量是否就此停滞不前也未成定局,毕竟LGD将把更多资源放在OLED业务,包括明年上半年预计推出较亲民版本的OLED电视面板,或许能期待此类型产品刺激市场。

陈巧慧分析师表示,去年下半年(尤其是第四季度)面板市场需求相对疲软,因此许多面板厂其实计划在10月进行大幅度岁修,但是中国汰旧换新的补贴政策救了整个电视面板产业,不仅需求动能恢复,也带动面板尺寸出现价格反弹,原本拟定减产的面板厂停止计划,继续出货。

陈巧慧分析师提醒,今年有两家面板厂增长幅度可能比较大,一家是Sharp,预估衰退33.3%;另一家为华星光电(CSOT),预估增长22.1%。

此外,近年面板厂非常积极生产更大的电视面板尺寸,去年最大电视面板尺寸已迈进至115英寸,未来随着更上游瓶颈解除,整个LCD电视面板尺寸可能往130英寸迈进。

除了尺寸渐大化,面板厂也在寻求产业突破如:高刷新率产品,而超大尺寸面板的出货动能可带动高刷新率产品增长。

手机市场

手机市场在经历2022~2023年衰退期后,终于在2024年迎来复苏,增长接近5%,总数来到约12亿2,400万支,整体归因于换机潮,以及一些新兴区域(如印度)对智能手机的需求逐渐增加。

但集邦科技研究副理路淑萱对今年手机销售增长率持相对保守看法,预期微幅增加1.5%,来到12亿4,300万支,原因在于手机形态长久没有变化,消费者没有立即换机体验新功能的必要。但是,中国政府去年底开始提供手机补助方案,仍有刺激手机市场需求的可能性。

从品牌方来看,路淑萱分析师指出几乎所有品牌2024年都呈增长趋势,除了三星虽有S系列手机加持,增长空间仍有限。苹果今年则是变化最大的关键年,总销售数有机会在今年超越三星,其中几个条件值得持续关注,包括今年2月刚推出的iPhone 16e AI手机,因为相对平价而可能刺激消费;其次为川普政府关税政策影响。

手机规格趋势方面,路淑萱表示,各手机品牌搭载OLED屏幕、消费者接受度逐渐提升,提升速度其实超过大家预期,从2023~2024年间,OLED屏幕搭载率从51%快速攀升至57.7%,2025年新机OLED屏幕搭载率已超越6成,预估到2029年,手机OLED屏幕占比可以高达7成;也因为OLED手机屏幕增长快速,相对使搭载LTPS LCD屏幕的新机市场份额逐渐萎缩。

分析师表示,由于大部分高端旗舰机型都采用LTPO面板(因为省电特性),因此今年也是LTPO OLED屏幕关键年,比如iphone 17全系列可能都搭载LTPO面板,如此一来,预估2025年所有新机搭载LTPO OLED屏幕占比可能来到4成。

此外,手机价格可能会出现2种趋势,市场对LTPS LCD面板需求逐渐减少,价格因此不断下降,甚至出现就算降价也不见得能刺激需求的低迷状况;但OLED屏幕因需求高,所以价格不太可能下跌。

笔记本市场

过去长期由Intel引领的笔记本市场开始出现更多可能性,在川普美国优先政策下,全球供应链转移也成为今年一大重点。集邦科技分析师黄淑芳指出,今年笔记本出货量预估增长3.3%,驱动关键包括Windows 10终止服务,商务机型基于安全考量而出现换机需求,但由于微软也公布只要用户支付额外费用便能延长1年质保,所以出货增长率在下半年有机会面临下修。

分析各品牌表现,Lenovo去年表现相当亮眼,但今年出货表现可能维持低个位数增长率,甚至持平。

HP为北美地区消费需求霸主,几乎涵盖中低端消费机型,然而过去2年,各家都利用促销模式促进消费机型出货,因此今年对中低端消费机型的需求可能已来到上限,HP需靠商务机换机需求来支撑2025全年出货量,预期同样维持低个位数增长率。

苹果过去几年一直面临需求下降情况,但今年推出m4芯片后,最低端MacBook Air笔记本搭载M4芯片售价相较于上一代还便宜100美元,而分析师预期苹果今年第四季也会推出1款较低端机型,目标售价799美元,有机会为苹果争取更多市场份额。

华硕去年受益于中国政策,电竞机型集中于去年第四季出货,所以今年出货量可能稍微稀释掉。但东南亚市场对电竞机型的需求又开始复苏,因此华硕今年笔记本出货量还是有机会推升。

至于在川普关税政策影响下,全球供应链多样性会如何发展?黄淑芳分析师指出,近年美国笔记本市场占整体约3成,以2024年来看,HP是美国市场占有率最高笔记本品牌,Dell因商务机型的高渗透率位居第二,Lenovo在北美市场表现越来越积极,靠着消费型机型竞争跃升至第三大品牌,一个品牌对多样供应链的稳定性、掌握度表现越好,未来北美市场占比就可能越高。

针对全球供应链变化,分析师提出三大总结,第一是市场加速分化,如果关税策略越来越激进,不排除部分美系品牌跟进激烈规划,比如china for china,其他需求则转移至东南亚布局;其次,非中国产区的生产能力尚未到位,短期内仍会面临供应链稳定性、产品成本竞争力等挑战。

最后,政策、终端价格还是两大变量,长期来看,终端价格的调整是高度影响市场实际需求的因素,品牌在成本可能持续增加的前提下如何进行生产管理、调整终端价格,应该是未来最重要的考量。

(首图来源: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