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on日前无预警发布RF 75-300mm F4-5.6,然而,这款镜头的光学设计却与1999年EF 75-300mm F4-5.6 III极为相似,引发业界对于“复刻”的讨论。

从规格上来看,RF 75-300mm F4-5.6确实承袭了许多“经典”元素。包括采用的9群13枚镜组结构设计、配备七片叶片光圈、1.5米最近对焦距离,以及0.25倍最高放大倍率,均与与EF 75-300mm F4-5.6 III一样;并且新款RF镜头也同样采用DC马达驱动对焦。然而令人好奇的是,在光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日,这样的规格是否足够满足现代摄影玩家的需求?

毫无疑问,这款RF四倍望远变焦镜头的主要是为初学者或预算有限,但热衷拍摄望远题材的玩家而设计,尤其是(打算)购买APS-C片幅的RF机身用户。RF 75-300mm F4-5.6可以提供更远的拍摄范围,在APS-C相机上可获得约120-480mm的等效焦段,更具实用性。当然,该镜同时也兼容全画幅的RF相机,对于初入全画幅系统但预算有限的玩家而言,不失是一个暂时顶替的好选择。

或许有人会认为RF 100-400mm F5.6-8 IS USM镜头也是一个潜在的竞争对手,但其价格较高,体积和重量也相对较大。RF 75-300mm F4-5.6的长度为146mm,重量约507g,使用58 mm滤镜,更显轻巧便携。对于追求轻量化装备的摄影爱好者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加分项目。

尽管Canon之前也曾将EF镜头换个卡口变成RF版本,包括包括2021年的RF 400mm F2.8 L和RF 600mm F4 L,不过这两颗镜头的EF版本相对是较新的设计(2018年),反观RF 75-300mm F4-5.6直接沿用1999年的光学设计实属罕见。

在过去的26年里,光学技术取得了显著进步。然而,Canon此举的主要目的是想要通过利用现有设计,快速填补RF产品线的空白,并为摄影师提供一款经济实惠的望远变焦镜头。这也引发我们思考,在追求技术创新的同时,经典设计是否仍有其价值?

总体而言,RF 75-300mm F4-5.6有望在市场上取得成功,特别是对于那些希望以较低成本扩预期远拍摄工具的入门级用户。目前,该镜头已在欧洲市场上市,建议售价为299欧元,美国市场的上市时间尚未公布。至于台湾的上市日期和建议售价,还有待台湾佳能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