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GO探测重力波进入10年,正以惊人速度破解黑洞之谜。近日,Ligo-Virgo-Kagra(LVK)合作计划宣布捕捉有史以来最响亮重力波信号GW250114,进一步分析验证了1971年、1963年英国理论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新西兰数学家罗伊·克尔等人做出的主要预测,可能打开通矢量子重力理论途径。

测量时空涟漪的重力波探测器在十年间迅速发展,随着探测灵敏度越来越高,从2015年仅发现少数重力波信号,到如今我们已确认约300个双黑洞整合、黑洞-中子星整合产生的重力波事件。

近日,国际重力波探测器网络LIGO-Virgo-KAGRA (LVK)发布有史以来双黑洞整合发布的最清晰重力波信号GW250114,距离地球13亿光年,为太阳质量34倍、32倍的黑洞整合产生太阳质量63倍的新黑洞,每秒旋转100次。

它干净利索地从仪器背景噪音脱颖而出,让天文学家准确测试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并为黑洞面积定理预测提供最佳观察证据。

1971年,英国理论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提出黑洞总表面积永远不会减小的理论,隔年以色列裔美国理论物理学家雅各布·贝肯斯坦(Jacob Bekenstein)首次提出黑洞拥有熵的概念,认为黑洞表面积与它的熵成正比。

2人共同得出结论表明,就算整合使黑洞自旋增加、以重力波形式失去能量,新生黑洞总表面积(事件视界内范围)也绝不会小于上一代黑洞面积总和。再隔2年,霍金进一步提出霍金辐射概念。

GW250114信号的清晰程度让天文学家轻松验证上述理论预测,整合前,2个原始黑洞总表面积和约243,000平方公里,整合后新黑洞总表面积约400,000平方公里,进一步验证熵会随时间推移而增加的理论。

可惜霍金于2018年去世,没能亲眼看见自己的理论得到观察证实。

GW250114事件示意图。(Source:加州理工学院)

GW250114信号也验证数学家罗伊·克尔(Roy Kerr)提出的克尔度规(Kerr metric),该方程为广义相对论的精确解(也称克尔解),描述旋转黑洞周边真空区域的时空几何形状。

百年前,爱因斯坦基于广义相对论预测有质量的物体加速运动时,会在时空产生涟漪并以光速向外传播,即重力波,当时科学界还没有任何仪器灵敏到能检测;如今,LIGO打开观测重力波的新世界,改变人类看待宇宙方式,随着未来更多新开发的重力波探测器加入,重力波源定位精度也将进一步提升。

新论文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

(首图来源:马克斯·普朗克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