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AI持续推动科技发展,大环境面临缺工、全球开始重视绿色碳排的趋势下,“人形机器人”逐渐成为下一波主角,不管NVIDIA首席执行官黄仁勋、特斯拉首席执行官马斯克都不断提到人形机器人的未来,而台厂有哪些商机可以掌握呢?
TrendForce研究经理曾伯楷预期,2024-2027年全球工业机器人的安装量的CAGR(年均复合增长率)将持续上升,长期来看导入机器人对产业的效益是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将逐渐带动机器人增长。
至于台厂机会在哪?曾伯楷认为台厂从电池、关节总成到决策感知和机械手掌,台湾都有相对应厂商可供应,台湾在整个人型机器人提供一站式的整机服务。以技术面来看,台厂在机器视觉已经布局已久,当其他厂商做2D视觉时,台湾已经投入研发3D视觉,当人形机器人出现在比其他厂商更具优势。
再来是包括滚珠、螺杆、线性滑轨等传动组件,这也是台厂很早就投入的领域。曾伯楷表示,台湾在机器视觉、传动组件能做到一定程度定制化,且有完善的工艺技术,通过台湾具有弹性的技术力和群聚能力,有望满足大厂需求。
NVIDIA首席执行官黄仁勋预期,整个通用型机器人技术在接下来10年内会蓬勃发展,相较于AI PC、AI手机,人型机器人就是AI,机器人是AI的终端,因此主要更多着重在技术提升,如推出Omniverse平台或针对机器人的服务等。至于台厂,曾伯楷表示有些台厂着眼于后期调教软件或机器视觉,如果是前期训练端部署仍会跟大厂接洽。
曾伯楷预期,整个AI人形机器人产值将在2027年面临爆发性增长,主要来自机械动力、AI训练与部署及后期应用,会让整个人形机器人应用非常明显、效益也大。目前亚马逊已经部署好几十万台物流机器人,除了日常物流外也进行搬运,预期人形机器人未来将慢慢走入工厂。
曾伯楷认为,人形机器人重点发展首先是制造业或智能工厂,因为需求较大,也有足够资本导入;再来是医疗,因为目前缺工、人力吃紧,人形机器人可大幅减少护理人员压力,帮助他们腾出很多时间,目前台湾已经有非常多厂商投入护理机器人的布局;最后是陪伴跟看护功能,会有很多陪伴机器人出现,当机器人成本下降到一定程度,家每家每户户都有机会拥有一台陪伴型的人形机器人,这个增长数量就会相当可观。
然而,目前人形机器人发展主要挑战来自“理解、决策及互动”这三个方面,必须与用户进行完整互动,也是厂商急欲克服的状况,尤其未来导入到居家这种容错率相对较低的环境中,必须减少机器人“理解、决策及互动”错误的机会。
除了技术问题外,曾伯楷表示,数据搜集、安全隐私以及机器人背后的伦理和法律问题,也是值得关注的议题。举例来说,如果今天家里发生事情、机器人犯错了,该由谁负责?是用户、供应商、通信商还是第三方?这些都需要法规进行厘清。
最后是成本,如果要作为消费性电子产品,成本仍是相当重要的一环,如果像苹果Vision Pro依样价格过高,即使有兴趣仍难以买单,机器人也是一样,必须成本压到用户可接受的范围,才有机会进行导入。曾伯楷认为,当上述问题全部解决时,可以预期人形机器人将会爆发。
(首图来源:pixabay)